楼宇复修不达标 民建联促政府介入代聘承办商

撰文: 吴绰诗
出版:更新:

民建联今日举行记者会,促政府主导大厦维修。立法会议员陈学锋建议,市建局可统筹试行“代聘顾问”服务,以避免“围标”情况;他又建议屋宇署引入“自愿性楼宇维修代办”服务计划,直接安排承办商代办维修工程,并向业主追讨维修费用。

民建联促请政府主导大厦维修,建议市建局代聘承办商,以避免“围标”情况。(民建联提供图片)

“强制验楼”只达最初目标一成 由筹办到集资实际需时4至8年

2012年开始的“强制性验楼计划”已实施逾十年,中西区区议员刘天正指,政府最初目标每年维修2,000幢,实际最终只有2,200幢楼宇完成验楼及维修,平均每年只有200幢,是本来目标的一成。政府原初预计整个楼宇复修需时15个月,但刘天正估计,实际流程需时4至8年,严重追不上楼宇老化速度。

中西区区议员张嘉恩解释,撇除“三无大厦”,大部份业主和法团积极性低,就算法团于业主大会成功通过维修,但筹办、招标、选标及集资过程困难重重,导致工程延误或最终搁置。中西区区议员杨学明举例,有大厦只能找到一半业主,因此无法成立法团统筹大厦维修工作;即使已成立法团,业主也会因集资份额不均等而意见不合。

政府介入加快流程 建议市建局及屋宇署代聘承建商

刘天正认为,政府直接介入能加快楼宇维修流程,例如2009年及2017年曾进行两次“楼宇更新大行动”,如发出维修命令而无法履行,就直接安排承建商进行维修。

陈学锋(中)建议市建局统筹试行“代聘顾问”服务,并引入“自愿性楼宇维修代办”服务计划。(民建联提供图片)

立法会议员陈学锋建议,市建局在“招标妥”服务以外,统筹试行“代聘顾问”服务。他指这样可避免工程顾问参与“围标”,与建筑公司私相授受;同时帮助法团和业主判断楼宇状况,加快筹办维修工程的进度。

他又建议屋宇署引入“自愿性楼宇维修代办”服务计划,让楼龄50年或以上、100户以下的大厦,有超过六成业主联署的话,向屋宇署申请代办服务。

陈学锋补充,除了大幅减低业主被围标的风险,政府主导向各业主收集维修费用,能够有效解决集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