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善 大心意 提升病人体验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生病本身已不好受,要长期住院更是难受。玛嘉烈医院荔景大楼主要为病人提供复康及疗养服务,由于这些病人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不禁令我思考,医院如何能提升住院病人的体验,让他们有更生活化的复康环境?过去一年我们在荔景大楼推广关顾文化,试行了几项服务,这些小改变颇受病人欢迎。

撰文:医院管理局九龙西医院联网总监罗振邦医生

病人的“暱称”会在电子床头板上显示,让医护人员得知其称呼。

一个亲切的称呼,已经可以令医患“破冰”。病人入住荔景大楼时,护士除了核对病人身分证的名字外,亦会询问病人喜欢医护人员如何称呼他们。在日常对话中,医护人员会以病人提供的“暱称”称呼他们,当中不乏有趣可爱的名字,例如“港姐”、“甜婆婆”、“发伯伯”等。他们的“暱称”更会显示在电子床头板,确保每位同事都知道病人的称号。与此同时,同事身上亦会挂上名牌,制造双向交流的机会。不少病人听到亲切熟悉的称呼都会露出温暖的笑容,亦有病人反映这个安排营造温馨友善的气氛,令医患建立更融洽的关系,让他们心情自然好起来。

医护人员会戴上名牌,病人因此能够与医护人员建立双向沟通。

荔景大楼在“衣”、“食”方面亦有所突破,容许病人穿著自备衣服和自行安排膳食。为使住院病人更感轻松自在,我们容许病人穿著自行准备的便服,增强居家的感觉。此外,我们为病人提供医院餐以外的选择,他们可以透过外送平台点餐,职员会代为接收餐点。当然,我们亦欢迎家属带来饭菜,让病人品尝“温暖牌住家饭”,感受家人的支持。我们期望透过提供更大自主权和弹性,使病人留院期间的生活更舒适。

医院亦特别提供员工培训,加强照顾复康病人的身心需要。为了让病人保持康复进度,荔景大楼的护士和病人服务助理会接受专职医疗培训,好让病人在假日时亦能进行简单的复康训练,维持病人身心健康。医院亦开设有关同理心和沟通技巧的工作坊,医生、护士、病人服务助理、专职医疗部等同事都能参加,令他们更明白病人需要。这些都有赖同事愿意以病人为本,积极尝试才收到成效。

护士和病人服务助理特别接受培训,于假日时为病人提供复康训练,帮助病人保持康复进度。

以上措施推出一年多以来成效不俗,病人更愿意与医护人员倾谈和抒发情绪,与医护人员的相处亦较以往和谐及融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乃人之常情,只要愿意细心观察病人的需要,往往会找到一些关爱的空间,让病人留院时感到一丝温暖。

影片:荔景大楼 病人体验 小改善 大心意

医院管理局。(资料图片)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