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再塑 明日医疗
一件陶瓷作品是一位沉默的演说家,述说着陶匠骨子里的创作意念。当仔细观察那些细腻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时,我能感受到陶匠对美感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自古人早就掌握了将黏土塑造成各类器物之法。先是清洗泥料,去除杂质,然后风干。接下来,匠工用脚踩踏湿润的黏土,以提高黏土的黏力和可塑性。最后经过人手揉搓后,泥料被放在陶轮上。
撰文:九龙东医院联网总监杨谛冈医生
早期陶轮通常是由石头制成,其实就是将一个平放的圆盘固定在一根直立的轴上,使其在水平面上旋转。陶匠将未成形的泥料放在转动的陶轮上,一边转动,一边用手塑造器皿的形状。他随己意用泥料造器,若看到手中器皿未及理想,可把同一团陶泥再改做成另一器皿,其耐心和毅力可见一斑。
所以每一次欣赏陶瓷珍品,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眼睛被它的美丽所抚慰,思绪被它的内涵所启迪。我仿佛找到内心的真我,去感受其力量,与之共鸣。
而我经常关心的香港医疗系统,就如一件陶瓷珍器,经多年具匠心独运的设计者所创造。其效率和水平一向名列世界前茅,但要其持续发展,就得与陶泥再塑一样,需要医护团队常具备可重塑的身心灵,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因为新陶泥都曾经湿润并柔软,但当时间巨轮不停转动,泥料会逐渐干硬。然而,那些陶泥可被重新再造,只需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弄碎成粉,再筛出更细致的粉末,加入一些水,揉成泥团,就可以再用,去做新器皿,展现出重生的纹理和独特的形状。
同样地,面对着人口老龄化挑战,公私医护团队确要不断配合、调整和改变,就像泥料在陶匠手中重新塑造,运用创意和想像力,寻找新的治疗流程方案,去实现无限的可能性。
慢性病日益普遍乃全球趋势,将带来医疗系统非常沉重负担。不少长者在公营医疗不同的专科门诊长期覆诊取药。一位我所认识的长者,在内科取糖尿及高血压药、骨科取止痛药、眼科取眼药水;过去五年,每科覆诊一年三次,所用的药物九成九不变。这位长者一年共九次的覆诊,若交由一位基层医疗医生综合照顾,便可以一年四次覆诊取药。病人和其家属不但可以减少舟车劳顿看医生,公营医疗系统多腾出来的五次诊症时间也可留给正在轮候专科评估的病人,而整体医疗成本效率也可以提高, 达致病人、医护和资源运用三赢局面。
陶匠需要重塑医疗系统,使其更加可持续应对明天。因此,公私营医护团队都应具备像陶泥一样的可重塑性,去配合陶匠精心设计的新流程理念。让我们医护为未来留下一段更稳妥的阶梯,就像陶泥作品中展现出重新塑造的纹理和形状。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