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妇心口痛亡死因|专家指主动脉剥离罕见 疑心脏有异应紧密监察
中年主妇因胸口痛入住玛嘉烈医院,留院一晚后因主动脉剥离不治,死因研讯今(4日)继续,心脏科专家谭广明医生指出,主动脉剥离罕见,死亡率高,即使及时发现,死亡率仍近半,而且审核标准高,许多时候仍需靠医生临床经验。谭认为当时院方的临床诊断可以接受,并称不会怪责急症室医生考虑较常见的心肌梗塞,而未考虑较罕见的主动脉剥离。不过谭指心脏病情况可以快速变化,若怀疑病人有心脏病,理应安排紧密监察,包括接驳心脏监察器。
死者潘玉玲(终年57岁)生前为家庭主妇。2021年12月4日下午,潘在家中突感胸口痛,之后入住玛嘉烈医院,延至翌日早上不治,死因为主动脉剥离带心包积血。
服务助理见脉搏偏低未通知护士
玛嘉烈医院健康服务助理卫锦樱供称,曾于12月5日凌晨2时在内科病房,替潘量血压心跳,期间曾见台前有呕吐物,遂帮忙清理,当时潘对答清晰,没有表示不适。卫同意,当时潘的上压偏高,下压及脉搏偏低,见到这些读数理应通知护士,但她没有这样做,只将数据纪录下来。被问到原因,卫指:“冇。”
曾见潘坐在床上没表现不适
卫于同晚4时巡房期间,曾见潘清醒坐在床上,没有表现不适,但台前再次出现呕吐物;早上6时,卫打算替潘再次量血压时,发现潘没有反应,亦量不到血压,遂立刻通知当值的护士。
护士指潘指数正常判断不用接驳心脏监察器
资深护师谭桂芳称,当晚潘上病房时清醒,维生指数、血压脉搏正常,故她判断不用接驳心脏监察器。她又指,卫当晚替潘量度的血压上压偏高,但下压及脉搏均正常。潘的丈夫提到,潘曾在急症室量血压时,发现双臂血压有差异,病房护士会否同样地量度双臂血压?谭则指须视乎医生指示。
验尸发现潘有心包积血
法医钟雅如则指,解剖报告显示潘的心脏有心包积血,主动脉近根部有一处血管内膜撕裂、夹层剥离的迹象,心包有300毫升积血,但没有心肌梗塞,判断死因为主动脉撕裂剥离带心包积血。
主动脉剥离致血液流至心包
钟解释,主动脉血管内膜主要分为3层,若主动脉内壁破裂,血液便会渗透至其他膜层,导致血管内壁分裂。就潘情况而言,由于她的主动脉剥离位置十分接近心包位置,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至心包,造成心包积血,积血过多可令心脏停顿。
认为潘的主动脉剥离属自然病发
钟指主动脉剥离成因很多,包括高血压及突发性创伤,潘属自然病发,但较难从心包积血量,判断其剥离伤口出现多久,因为判断剥离发生的时间仍要视乎血管内膜撕裂情况及血流速度。
专科医生指主动脉撕裂常被误诊为心肌梗塞
中大医学院临床教授、心脏科专科医生谭广明,以专家证人身分作供。谭指急症室医生曾经处方“脷底丸”,可推测他诊断潘心肌梗塞,而非急性主动脉撕裂。不过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审核标准十分高,经常会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或肠胃炎,院方当时诊断可以接受。
若有进行血管电脑扫描会有助诊断
谭又提到主动脉剥离死亡率高达3成,若连带心包积血的情况,死亡率接近5成;而且十分罕见,香港每一千名病人当中,只有5人会有此情况,其中一人会死亡。谭同意,院方当时若能及时替潘进行血管电脑扫描,会对诊断很大帮助,但曾有医学文献指出即使及时诊断,死亡率仍近5成。
需靠医生临床经验判断
谭形容主动脉剥离“系好有挑战性嘅一个病”,亦相对心肌梗塞而言罕见,许多时候仍需靠医生临床经验,倘若医生当刻审视数据后,仍判断病人并非主动脉剥离,“好难逼佢话系”。谭并坦言:“唔会怪责当时个医生谂咗一个常见嘅诊断,冇谂一个罕见嘅诊断。”
认为判断应灵活
内科医生昨供称,潘双臂血压差距不过20,胸纵隔腔少于8厘米,不符主动剥脉剥离的标准。谭认为数字标准因人而异,指院方大可比较潘以往的肺片,若发现胸纵隔腔较过往宽,已可作出判断,并直言:“数字系死嘅,人嘅判断应该要灵活少少。”
若怀疑病人有心肌梗塞应紧密监察
监察方面,谭指急性心脏病的情况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化,若怀疑病人有心肌梗塞或急性心脏病,理应安排紧密监察,至少需要接驳心脏监察器,每3至4小时量度心电图及心酵素,血压及维生指数亦不应每4小时才量度一次,否则难以察觉临床转变。
案件编号:CCDI-106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