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政策|盘点林郑、梁振英建屋表现 公营房屋建屋量能否达标?

撰文: 数因斯坦
出版:更新:

自从中央提出需解决香港房屋问题后,房屋政策即成为政坛热门话题,前特首梁振英及特首林郑月娥更曾就房屋政策“隔空对话”,当中如何增加公屋落成量更成为焦点。以下透过不同角度,让读者了解上届梁振英政府和现时林郑政府在公屋政策上的表现。

先睇两届政府公屋实质建屋量

2012至2017年梁振英任内提出5年任内建成7.5万个公屋单位,最终只有6.28万个单位落成,比目标少1.22万个。至于现任特首林郑月娥,任期首3年公屋实质建屋量为4.12万个,预计任内将有7万单位落成,比梁振英政府多。

不过,两届政府均无法达缩短公屋轮候时间,离一般家庭及单身长者3年上楼目标越来越远。梁振英任内轮候时间由2.7年增至4.1年;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轮候时间增加至5.8年。

居屋方面,林郑月娥任内已累计推售1.66万个居屋单位,比梁振英任内的7855个多。不过,梁任内可推售居屋单位数量少,是源于政府2003年起停建居屋,至2011年才宣布复建居屋,因此可供推售居屋单位较少。

政府有否达成公营房屋建屋目标?

以5年公营房屋单位落成量计算,由13/14年度起至今均无法达标;当中以16/17至20/21五年期差距最多,比原定目标少1.26万个单位,即只有原目标的86.5%

若以十年建屋计划而言则差距更大。以15/16至24/25年度十年期为例,政府当初预计会提供29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截至19/20年度,本港共有8.5万个营单位落成;连同政府今年3月最新预测21/22至24/25年度将会落成的10.1万个单位,料总供应量为18.6万个,相当于目标29万个单位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