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位置6个揭这些身体隐疾?中医拆解4大改善体味+清热去湿汤水

撰文: 夏子婷
出版:更新:

流汗位置代表这些身体健康问题?《01女生》就流汗位置、汗水形成的成因及改善体味方法询问了德善堂注册中医师李依融,即看看这6个流汗位置代表什么,让你更清楚了解到身体的健康状况!

汗为心之液 汗水过多需注意

汗是由汗腺分泌而成,汗腺处于皮肤真皮层,分布于人体全身,分别有大汗腺及小汗腺之分,中医而言: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若身体局部反复汗出过多则要考虑是否出现了健康问题。

汗为心之液 汗水过多需注意 (GETTY IMAGE)

中医解构流汗6大位置对应什么隐性疾病?

流汗位置 1.手汗脚汗

手掌及脚掌的汗腺密度高,故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脾主四肢,故手心脚心出汗与脾胃运化有关,脾胃湿热者或脾胃气虚者都可致手足心出汗,而现代医学中,手部汗腺亦由胸交感神经控制,故亦要考虑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甲状腺功能影响有关。

流汗位置 2.头汗

头为诸阳之会,有不同经络循行,汗经阳气蒸发,太过者会引起亢奋状态,例如前额汗多则考虑肝阳上亢或胃火重,肝阳过亢亦会引高血压等症状,而后头有膀胱经循行连及颈椎,出汗过多可能与缺钙、颈椎原因或身体受热邪有关。

流汗位置 3.鼻汗

肺开窍于鼻,鼻子常出虚汗可能与肺气虚或肺燥热有关,同时亦反映免疫力较低,对空气温度调节较差,容易感冒。

流汗位置 4.胸口出汗

胸口对应心肺及肋骨区域,虚汗多者为心气虚,心脾两虚,亦与自主神经失调有关,要留意血压情况,另外更年期荷尔蒙失调者都容易出汗在此区域。

流汗位置 5.腋汗

腋下有胆经及心经循行,所以情绪紧张或心气不足者亦容易出汗,且分布大汗腺,汗液中分泌含有蛋白质脂肪酸,故内分泌失调者亦容易出虚汗。

流汗位置 6. 腹汗

腹部出汗有上下腹之分,上腹部有胃脏,出汗多见胃有积热,而下腹包括肠道、膀胱盆腔,慢性妇科病亦可见小腹出汗。

出汗现臭汗味 中医教4大方法改善体味

出汗现臭汗味 中医教4大方法改善体味 (GETTY IMAGE)

1. 忌重口味

汗为津液,由水谷之微精气化生,经常服食肥甘厚味、辛激刺激者,容易导致脾胃湿热重而引起汗味重,除了忌口外,同时亦应补充适当水份增强代谢。调节肠道︰若果肠道菌群比例失调,过多毒素积聚在肠道,当排汗时身体更容易受细菌影响下而引起汗臭,产生湿热情况,另外缺乏镁亦易引起汗味问题。

2. 干爽衣著

汗水在衣服上可产生细菌而引发汗味问题,故应选取松身透气或棉质衣物以作缓解细菌滋生,一些衣物物料,例如人造丝,尼龙物料较不透气,排水性低,应避免穿著。

3. 放松心情

过份紧张或焦虑的心情会刺激自律神经,令到汗腺更为敏感,容易引起异味,放松心情避免神经及皮脂腺过度兴奋有助减低汗味产生。

4. 保持运动

适当运动除了增强抵抗力,更有助增强排毒功能及训练汗腺畅通,以助减低异味改善体质,但运动后应保持身体干爽,擦干出汗位置及进行更衣。香料使用过多︰市面上有众多止汗剂,化学成份过多,长期使用会引起汗腺阻塞,令原本轻微的汗味变成严重程度。

另外不少人喜欢用香水掩盖汗味,香水酒精浓度高,结合汗液中的细菌就会令异味挥发更明显,建选用成份较天然、无香料的止汗剂,亦可选用中药物外用止汗味,例如白芷,明矾等药物。

出汗是等于排毒?如何流汗是属于正常现象

首先皮肤其中一个功能为散热,而出汗的目的为调节体温,帮助人体降温,现代医学研究汗液中包含成份除了水外,还有尿素,尿酸,盐分或重金属等,故出汗亦有肾的第二个排毒场所之称,而汗液中除了包含代谢废物外,更含天然的抗生素,故出汗亦可冲掉表皮中的微生物,有助治疗皮肤痒痕及滋润皮肤。

而汗有分好汗及坏汗之别,生理性的汗是受天气环境改变或运动后所致,流完汗的感觉应该是舒爽,感到体温有所下降而凉快,根据汗的量、色、质亦可判断好汗及坏汗,好汗是无色无太多异味亦可自止,反之则是坏汗。

出汗是等于排毒?如何流汗是属于正常现象 (GETTY IMAGE)

另外出汗的时期及部位亦有好坏之分,中医将病理性的坏汗分为数类形容︰分别有自汗,盗汗,黄汗,战汗,半身汗出。

自汗即无运动无炎热情况,亦无服用发汗药物等情况下所出的大汗,多属素体气虚所致;盗汗即夜间寐时所出的汗,醒后又无汗,多属阴虚火旺而致;战汗即先振栗而后出汗,感到全身发冷伴出汗,多见生病时所发生;黄汗即指出的汗色黄而染衣,多属湿热内蕴所致;半身汗出即人体单边出汗,而非全身平均出汗,多见中风后或机能衰退者。

出汗的时期及部位亦有好坏之分,中医将病理性的坏汗分为数类形容: 分别有自汗,盗汗,黄汗,战汗,半身汗出。 (GETTY IMAGE)

李依融中医:2大清热去湿汤水食疗推荐

夏天清热去湿汤水推荐 1: 冬瓜薏米海带排骨汤冬瓜
材料:冬瓜1-2片、薏米30克、海带15克、排骨适量、生姜2片
做法:
1. 把材料洗干净
2. 排骨汆水
3. 加入其他一起煲30-40分钟饮用即可

夏天清热去湿汤水推荐 2: 牛蒡土茯苓玉米扁豆汤
材料:牛蒡半条-1条、土茯苓40克、玉米2条、扁豆30克
做法:
1. 把材料洗干净
2. 加入所有材料一起煲30-40分钟饮用即可

德善堂注册中医师李依融 香港大学中医学硕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