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王子当爸有压力 女生婚前婚后压力点解决?
威廉王子曾坦言由单身钻石王老五变成已婚爸爸,育有一儿一女,面对人生转变,起起趺趺,因而感到迷妄和压力。但他随后表示,幸得太太支持,和多得两位宝贝,反令他更了解自己和家庭。
虽然威廉是英国王子,面对人生重大转变时感到迷失、懊恼和压力也是人之常情,他并非唯一。不论男女,甚至是当年戴安娜王妃,于结婚前后,或者面对小生命的来临,也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压力。那么究竟压力从何而来?如果女生面对相同转变时,又应如何面对种种困惑和苦恼呢?
婚前/产前有压力? 先为解决“问题”诉诸行动
跟据Psychology Central的解释,原来导致婚前神经过敏,或产前神经紧张的原因,源於潜意识对现有安排及处境感到不安,对问题视而不见。
引致婚前神经紧张的原因很多,包括:质疑个人能力、对未来安排感到迷茫或认为择错对像等等。而莫过于忧心小孩健康、育儿计划尚欠周全、认为自己未能提供“最好”的生活或教育等,均会引起产前神经紧张。
以上种种,都是面临重要转变时所引发的忧虑。这未必会导致婚姻破碎,更不是失败的表现。忧虑,极其量是情绪提示-提醒人要付诸行动,未雨稠缪,同时不忘以平常心面对转变。
导致压力和焦虑的原因因人而异,以下综合常见的四种压力成因,并概括出以下建议:
婚礼也会令人紧张 不如化繁为简吧?
婚礼的本质是庆祝一对新人许下盟誓,结合成为夫妇,接受亲朋好友祝福的大日子。但举行婚礼的开支庞大,更需付出时间心机统筹和设计婚礼,导致心力交瘁。而且,婚礼更需宴客,成为全场目光焦点,甚至会被疏堂亲友评头品足。于结婚前夕,新娘更会怀疑自己是否嫁错郎,断送一生幸福。
以上种种,都是累积了多个决定而产生的现象。在筹备婚礼的层面上,如果开支庞大,又想避见疏堂亲友,大可化繁为简,举办实而不华的小型婚礼,省却不必要的时间和开支。至于会否断送一生幸福,这涉及关系发展问题;因此,应在拍拖时思前想后,如有犹豫的话,大可延迟婚期,先问清个人心意。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太太” 更没有“完美的家人”
步出教堂过后,随之成为先生的终身伴侣。夫妇应如何相处,是一门说不完的学问,不论看过多少解释,也不能为问题提供标准而划一的答案。那么面对关系压力,为日后的生活而担忧时,又应怎样处理?
由相识、拍拖、结婚到成为夫妇,伴侣是看中对方的独特个性,相处模式千变万化。因此,世界上没有所谓“理想”的婚姻生活,更没有“理想”的伴侣和家人。与其要强逼自己或伴侣,成就“理想”关系,甚至抑压个人意愿,迎合众人需要,更是不切实际。
换而言之,结婚比拍拖更讲究沟通、求同存异、分工合作和共同承担责任。所以态度需要更加开放,学会接受差异,享受转变,为婚姻增添弹性,方便二人互相磨合。
对未来达成共识了吗?
先莫论买不买楼的问题,怎去分担家务,什么时候陪伴男女家人,存款该怎样运用,节日到男家还是女家,什么时候生小孩子,怎去教育小孩,就连对一顿晚餐的期望,拖地的方法,都可以是引起二人分歧的生活问题。经过新婚蜜月期(如果有的话),二人就会开始面对极不浪漫的柴米油盐问题。如果未有共识,问题未解决之际,再起分歧,的确叫人非常烦恼。
面对分歧是相处的必经阶段,不论是情侣或夫妇,任何关系都会遇过相类似的状况。处理方法也是大同小异:是在拍拖阶段先了伴侣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愿景,先小人后君子,合则来,不合则去。无谓刻意要求自己或者伴侣作出改变,违背个人意愿。如果已经结婚的话,最好及早提出话题,做好心理准备,接纳相反意见,为问题寻求折衷之道。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对婚姻、伴侣和家庭的期望都有分别,所以别试图改变伴侣的想法和习惯,三岁定八十。要维系关系的话,就只能互相迁就,诉诸折衷之道。
对未知的恐惧 做足准备功夫舒缓产前焦虑
即使有计划怀孕,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生命的来临,但怀胎十月,也少不免感到生产前焦虑和紧张,担心生养孩子的种种问题,对未知之数产生恐惧(The Fear of Unknown)。
与其被种种生产育儿问题困扰,不如及早做足准备功夫,例如及挑选信誉良好的妇产科医生,早预约床位或月、安排产假及细心留意怀孕时的身体状况,不时征询医生意见。除此以外,更可阅览预产育儿书籍,跟众妈妈开设心得交流群组,打探产子育儿心得,打好心理基础。
而且,孩子一日未出世,未长大,都无法预计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最理想的养育方案。所以与其要别杞人忧天,不如做最好的准备,再放开双手,享受怀胎十月的乐趣。
(资料来源:psychcentral、the Huffington Post和fitpreg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