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oving】何志恩的时尚背后:运动教我自律与专注
谈起时装设计师何志恩(Johanna Ho),总想起她的招牌针织元素,型格之中带点活泼的东瀛味道,从风格流露个性。她的嘴角时常上扬,笑起来一双眼睛像腰果,加上一身蜜糖肤色,充满阳光气息,正如她对时装散发无穷的热情与感染力,以为只因她是天生的时装精,她却说:“这是运动教晓我的事。”小时候从极规律的网球训练,磨炼出专注与自律,更建立了做人目标,成为时尚背后,撑起她的力量。
“我曾想过当全职网球手……2分钟。”
爸爸当了香港台维斯杯(Davis Club)的领队30年,Johanna 6岁便开始接触网球,曾挤身香港青少年代表队,运动是她画画以外的第二兴趣。“那时,每天放学先要入沙田练波两个多小时,之后才开始做功课;周末则练习4至5小时,风雨不改,别人以为我没有娱乐,一定很苦闷,但我就是从中培养自律,及对事物的专注和热情,应用在生活上,没有这些,做甚么都不会好。”后来建立自家品牌,也是凭著那股体育精神一路走来。
运动与艺术,占据了Johanna人生的重要部分,全靠父母的支持与信任。“爸爸支持我打网球,妈妈支持发展艺术。从前在英国选中学,爸爸最在乎网球场设施是否完备,最后入读了两者兼优的学校。”能做热爱的事,Johanna笑言拥有快乐的童年。直至选择事业方向,第二最爱险些反超前:“我曾想过当全职网球手……2分钟。”没错,就只有2分钟。因为站在国际雷台上,她发现天外有天,“还未轮到自己。”
“胜利不难,难在收拾赛局。”
从前还未有很多女生打网球时,Johanna多与男球手练习,习惯了男生的一套,在本地赛中与女球手对决时,可算应付自如,由E级一步步打入A1,从没落败。“一路顺境固然高兴,但到了顶点便极大压力,胜利不难,难在收拾赛局。”站在香港队之颠,与更多国际球手较量,尝到输波的滋味,更开阔了她的眼界,感受犹深:
“内地的运动文化跟香港截然不同,香港运动员只会花部分时间练习,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内地的则相反,可全情投入在练习中。加上,本地发展运动的资金有限,结果也会不一样,要在香港当全职运动员绝对不容易。”
过去的胜利成了无形压力,面对落败需要时间消化。“比赛从来都是一场自我心理战。”经过内心调节,可幸天性乐观的她终能把赛果放轻,亦心明要是再进一步发展,体能是她无法避免要冲破的局限,令她更明确的忠于最爱,选择时装设计之路。
“有人说练Pilates可以增高,我便找来私人教练。”
翻开Johanna的社交网络,不时发现一些全人倒吊或伸展中的高难度动作照片,网球以外,她亦是Pilates能手,学习超过20年,“大学时期认识Pilates,这是从前为芭蕾舞者而设的训练,有助肌肉修长,保持优美的体态。甚至有人说练Pilates可以增高,为了外表,便找来私人教练。”Joahnna笑说。学习的初衷由变美开始,但过程中却发现原来得著不只于此。“多年来,我都以不良坐姿绘画,又经过两次怀孕,背部不其然卷缩,形成寒背,我都透过Pilates改善脊椎,又学会正确呼吸,懂得运用腹力,打网球时亦减少受伤的机会。”
外在的改善固然明显,内心的满足也是Johanna持之以恒的动力。“成功挑战到高难度动作的满足感是很大。运动过后,出一身汗,安多酚带来的愉悦,压力一扫而空。”看来她也是一个喜欢自我挑战的人。
“给女儿专注学习两、三项喜欢的运动,锻炼意志力。”
虽然运动没有成为Johanna的专业,却早已与生活密不可分,亦是设计元素。她爱把运动与时装结合,设计出既舒适又时尚的“动闲服”,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时下女性要兼顾多方面,亦追求multi-function,一套适合运动及休闲穿搭的服饰便能满足需要。”
同为时代女性,Johanna育有两女儿,兼顾事业与家庭,运动也是她的育儿方法。“我想锻炼女儿的意志力,学会不放弃,所以给她们专注学习两、三项喜欢的运动,从中尝试,只有专注,达到要求,自然有满足感,便会继续向前。小女儿很喜欢跳拉丁舞,一踏上舞池便全神贯注,判若两人。只要是喜欢的,便会对自己有要求。”这点Johanna已透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