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一凹一凸互相吸引?性格大不同:应让步还是坚持?
“我爱上一匹野马,可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我爱上一匹野马,可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这是宋冬野《董小姐》的一句歌词,也是我其中一句最喜欢的歌词,唱出了爱恋中的无奈。爱情不是非黑即白,不是一句“喜欢”,就所有分歧都能跨过去。听说一凹一凸的人会互相吸引,但这也是“致命伤”,要感情长久,是要妥协让步, 还是坚持自己?
“小不同”醸成“大分歧”:避免冲突反而令情侣越走越远
你听过最无理的分手理由是甚么?我听过的是:“你吃饭太快。”
我朋友当时的反应跟你我一样,完全接不上话。后来才知道,对方把“吃饭太快”解读成很多意思,如“你不重视和我相处的时间,只顾吃”、“你不等我”、“你吃完后就自顾自玩手机”等等,或许你认为全是借口,但我不想批判她。更重要的是,“吃饭”只是其中一环,她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同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久而久之每一道小裂缝终于连到一起,形成二人跨不过的一条隙,最终分手收场。
别将情人一切美化,逃避冲突
拍拖初期,我们总是把情人的一切美化,但热情减退了便是真正“见真章”的时候。无论有多合拍,也一定有意见或生活习惯不同的时候,我们习惯逃避冲突,即使“蜜月期”过了,遇到问题也倾向“得过且过”。如情人不爱收拾而你爱整洁,每每都是你帮忙,持续迁就又不说出来你或许会把这生活习惯解读成他的个性:他不照顾你、没有责任感;又或是他不爱旅游而你爱,若他宁死都不肯去又诸多借口,你便会解读成他不肯为你付出,越走下去心越灰,到说出来时就已经心死了。那做甚么可以避免“恨错难返”呢?就是大声说出来!
妥协的艺术:是两人都各有让步
把“不满”或“合不来”的地方说出来,好让大家能“坦荡荡”地相处。但只是说出来只能减少误解,并不能改善彼此的关系。上星期写过一篇有关余光中的文章,说到他们夫妇二人能走六十多年,最重要说是妥协,是“一加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那把这放到我们身上,又该如何实践呢?
所谓“一加一”,我想就是二人既是“同为一体”,但让步或付出,应该是相向的。有些人或许会认为伴侣一面倒的迁就自己才是爱,但其实感情不能这样量度,要双方维持一定的热度,就是有时你让步,有时候他哄你。
虽然我与男友的价值观都很相似,但还是会有些地方有“天渊之别”。如我喜爱旅游、四处走动,而他则是喜欢做运动和看书,香港或异地,对于他根本分别不大。我们曾为此争吵,但最后他还是伴我去了很多地方,只是我会把观光购物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留给与闺蜜或家人共游,和他则去峇里、马尔代夫和芭堤雅等等,那他可以享受阳光与海滩,我又可以享受异国假期。就算只是台湾,他伴我吃火锅买手信,我也会陪他窝在书店里。“健康的妥协”是相向的,纵然面对分歧,也会找到快乐方法。
“健康的妥协”是相向的,纵然面对分歧,也会找到快乐方法。
让分歧令大家进步
“天作之合”是彼此努力的成果,而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在灯火阑珊处等你的那个。处理得好的话,二人相濡以沫,“大不同”不仅令大家关系更紧密,还可以令彼此进步。
近年大家都对社会有很多的意见和想法,有人说这是“分裂”,有损和谐,而我就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百花齐放让人有机会反思、进步;“不健康”的情况就是,很多人都只看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章或读物。这放到情侣间的相处也是一样,“不同”正好让自己从另一角度看世界,不会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就是真理,和而不同也可以好好相处。
“我爱上一匹野马,可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那怎么办?可以把野马驯养,也可以拿起包袱,就跟牠驰骋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