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的勇气】感情像“投资”:你不想抽身,因为怕前功尽废?
有一阵子有一首歌让我很着迷,是谢安琪的《年度之歌》。有别于一般有关情爱的歌曲,说到分离,没有声嘶力竭唱出心碎,也没有恨意,甚至没有婉惜。只是淡淡然的说到,做人要懂得离场,就似每首流行歌曲,如何风靡一时,也会下榜的一天。完结了,就该好好鞠躬离场,起码可以赢到尊重。但这知易行难,把一对对不再相爱的人困住的,究竟是甚么?
害怕离开Comfort zone ,迷信习惯就是好?
为何情人就算一起不快乐,也不愿分手?那是因为他们困在自己一手一脚建立的小箱子中,发现不了箱子内的问题,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两人情投意合走在一起,便会筑一起一个无形的箱子,二人世界容不下外人。可是日子久了,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令大家不再快乐。二人渐渐对在感情上的“缺失”而盲目,因为不想离开已经习惯了的“安全地带”。他们为了留下,不但把足以令大家分手的理由合理化,还总是抱着假的希望。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或许我再对他多一点体谅我们有关系会好一点?或许我不是那么情绪化我们就不会吵架?
每每为了“留下”,都忽略了问题症结,捉错用神地错怪到自己头上,因为既不能改变伴侣,又不想离开,便只能改变自己。但长久下去,其实只会不断埋怨自己,令自己自信心低落。两人一起是建立只属二人的小箱子,但不良的关系就像是不断萎缩的箱子,你强迫自己弯腰扭曲,只是苦了自己。况且,谁人说习惯就一定好?戒掉坏习惯,对大家都好。
二人渐渐对在感情上的“缺失”而盲目,因为不想离开已经习惯了的“安全地带”。
感情像是投资:你不想抽身因为怕前功尽废
有人会把感情看成投资,以为一离开就是“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誓不离场。金钱、时间和心思都是这次“投资”的资本,觉得一旦离场所有付出都付诸东流,因此很多人就算不快乐,也不肯离场。
“我付出了那么多,花了多少青春?明明曾经这样快乐,现在放手,我不甘心。”不论是笔者还是身边的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不甘心接受失败?于是便付出更多时间和心思,妄想感情会起死回生。但其实感情不是投资,不是一买一卖,没有一分真心换一分的情意这回事。而且,笔者相信没有感情会白费,只是回报未必来自错的他。而要是你真的曾经迷信感情真的有如投资,那你应该明白及时抽身也是“止蚀”。而且,不肯放手也错失了令自己快乐的机会,那不是更大的损失吗?
或许每一段恋爱中,尽管感情不一样,里头的情感都是差不多的。笔者与朋友们都试过与当时的男友的关系走进死胡同,却一直不想离开,就是觉得经历了很多,怎找人代替那些独一无二的回忆?及后终于把心一横,“放手一搏”,才发现根本不用担心,因为我们不需找替代,新的人会有新的快乐。我不能保证你的下一位就是Mr Right,但我与朋友们,不论单身或已有伴侣,都比以前快乐得多,而从前的经历就如养份,滋养着现在的自己,不再重复犯错,也更清楚自己需要甚么。
有人会把感情看成投资,以为一离开就是“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誓不离场。
怎样走出“情感箱子”-记得要果断!
虽然笔者觉得每人处理感情的方式不一样,没有“天书”,但若你真的处于一段不快乐的关系,欲断难断又无从下手,或许可以参考一下这些建议:
1)与伴侣谈谈
无论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都应该跟你的伴侣谈谈。因为有时可能伴侣并不察觉,诚实地与对方倾诉,算是给大家一个最后的机会,就算最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起码能坦诚相对。
2)冷静期
倾谈过后要是没有结果,你不需要“一刀切”的分开,你可给自己和对方时间冷静。“冷静时间”一定要有期限,不然只是逃避。这可以让你撇除以上的两种恐惧,又可以稍稍走出箱子“透透气”,给予自己空间和时间思考,究竟问题的症结是甚么?自己想要甚么?如脾气或生活模式可以改变,但性格不能,那与伴侣不快乐是性格不合,还是只是小问题?就算是要继续走下去还是分开,这“离开”也可令彼此反思。
3) 决定要果断
要是“限期”到了,最后决定要离开,那就千万要果断。不要给予假希望,也不要令对方觉得要是他改变那就可以回到最初。
“离开的艺术”不是人人都会,也不是一学就会,但跌跌碰碰后总会学会。因为一段关系中,最怕是因为“不甘心”和“恐惧”,把尊严都磨掉。说到开首的《年度之歌》,最喜欢的一句还是:“真高兴给你爱护过,根本你不欠我甚么。”懂得这道理,把回忆放进心里,又有甚么好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