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呃到自己呃到人?职场成功:有些“词汇”不要说!

撰文: 温桦
出版:更新:

如果这个年代你还没懂得掌握“语言艺术”也太吃亏了吧!很多时,同一个意思或需求,用不同的说话模式去演绎却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而在职场上,我们更需要学习如何去聪明地修饰自己的说话。原来转换一下“用字”,竟然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三流之路》剧照)

避免说“但是”,以“而且”取代

美国史丹福大学工程系教授Bernard Roth的著作《The Achievement Habit》就指出了学识语言的调整,可以让我们生活处事更成功!首先,我们要避免说“但是(but)”。

举个例子,当我们工作繁忙但今晚又难得约了朋友食饭聚会,我们会说:“我很想出席聚会,但是我有很多工作未完成”。这样的说话模式为事情制作出不存在的“冲突”,让你自己或是听到你说这句话的人认为你只可以“二选一”,即是你要作出工作或参加聚会的选择。

与其说“但是”,我们可以用“而且(and)”来取代。好像是“我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我很想出席聚会。”这样你可以告诉别人及自己,你可以完成工作,亦可以参加聚会。有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自自然然就懂得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好像自己更有动力去加快与安排工作、朋友或者会理解你工作的需要去迁就聚会时间与地点等等。所以,使用不同的“词汇”说着一样的事情,结果可能大不同。

(《不懂撒娇的女人》剧照)

以“想要”取代“需要”

很多时我们的思维模式,可简单因应该不同“词汇”而改变,心情亦会随之改变。而不少研究都指出,情感往往影响行为表现。特别在职场上,要是我们讨厌某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又可以如何把它做好呢?

举例说,上司需要我完成3个月的培训班及考试,才可以达升职标准,试问又有谁会喜欢额外的上课及考试?当我们会说:“我需要上课及考试”,Bernard却建议我们把“需要(have to)”转换成“想要(want to)”,即是“我想要上课及考试”。他说转换了的说话可以改变思维模式。久而久之,我们会真的“想要”上课,因为上课带来的好处(升职机会)远远大于我们对它的厌恶。情感改变,自自然然也可能带来更好的工作表现吧!

Bernard指出这是“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论,透过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改变了我们的“需求”,自自然然就会懂得寻求解决方案,改善我们的生活。女生们从今起学习这个说话技巧,或者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吧!

资料来源:indepe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