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困难症】三心两意因过份“焦虑”?3招思考法让你不怕决定

撰文: 温桦
出版:更新:

Lunch点餐面对“选择困难”,我与朋友之间的绝招就是先果断叫侍应来点餐,再在侍应面前的“压力”下强迫自己做出决定!这招很奏效……但往往侍应一走了我又要后悔刚刚的决定了。有没有想过,为何简单点餐也如此纠结?原来大脑总希望选择到最“完美”合心意的料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样的“选择困难症”?研究指与焦虑相关!

有些人很爱做决定,但有些人却相反:很爱“别人”帮忙做决定。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往往期待别人能给自己做决定,觉得别人的选择更可靠,而严重的患者更会出现过度担心、脸红、手抖、紧张不安等症状。有精神科医生指出,选择困难症的根源在于内心缺乏安全感,往往伴有性格因素影响,如过分追求完美、自卑等。好像面临群体决策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性“跟风”,选择意见占多数的一组,但当来到需要单独做决定就犹豫不决。除了内心缺乏安全感之外,有研究更指选择困难症亦是“焦虑”的一种演绎。

(《doctors》剧照)

焦虑直接影响大脑,阻碍抉择能力!

为什么我们常常三心两意?与其说我们想找到最好,反而应说我们是害怕“中伏”。

美国匹兹堡大学就有相关研究,指出焦虑会影响我们大脑负责解读、判断和行为决定的前额叶。即是说焦虑会影响我们判断的能力;同时,焦虑亦令我们不能处理掉令人选择时“分神”的问题。这些“分神”时所想的问题,都是不相关的信息,可能是来自身边环境、内心想法或担忧。而焦虑麻醉了负责参与“选择”的前额叶皮质中的神经元,令大脑不能筛选走不相关的信息,出现了选择困难的问题。虽然焦虑倾向把我们导向最安全的选择,谨慎本是好习惯,但太过焦虑、谨慎或会妨碍生活。

(《今天的吉良同学》剧照)
如果你有严重的焦虑与“选择困难”问题,当然应该要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但若然你是那种三心两意下不了决定的人,改变“思考模式”,才可以改善情况。

【方法一】正念思考:观察自己此刻想要什么!

不少研究亦指出正念练习可以提升大脑高级反应和前额叶皮质区域。而正念(Mindfulness)是指我们充分觉察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是培养身心的觉知,专注于当下。好像时刻保持好奇心、接纳、顺其自然等都是正念的基本观念。所以当我们下次又三心两意时,就学识不要再过份担心选择的结果是什么,倒不如顺其自然接受将会迎来的事,保持好奇心令你不再焦虑、害怕做决策。

(《w两个世界》剧照)

【方法二】“想要”什么,不是“逃避”什么

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害怕做错决定,但当我们转移焦点,把想“逃避”变成追求“想要”的事情,可以改善我们选择困难的问题。好像选择料理时,与其猜想哪一碟“较油腻”应该避免,倒不如直接选择自己最想吃的料理吧!而且,我们不妨多练习跟随“直觉”行事。直觉是一种感知,一种洞察力,亦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当决定不了时,也许你的“直觉”可以帮到你。

【方法三】选择不只有“对与错”

虽然我们面对不同的选择,但却不代表选择必然有对或错。焦虑是因为我们害怕作出错误决定,那么如果告诉自己没有一个选择是“错误”,决策也许可以变得简单轻松一点。就算最后选择的结果未有尽如人意,我们亦不应怪责自己。我们要知道,世间事情很多也始料不及,有时候也会作不理想的选择,这才是人生吧!

资料来源:psychcentral、heysigm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