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爱乱购物?研究:购物“快乐”好短暂!失落日子你要靠……
11月有Thankful Week、12月有圣诞节!准备大出血前问一问自己:购物能带给你满足感吗?
中学大学时期,我也是一个小悭妹,从来都不会胡乱购物。但成为打工仔累积多了点金钱基础后,发现自己每当心情失落不愉快时,就很想“买嘢”慰藉一下心灵。或者对很多女生来说,“购物”都是一种小小的发泄行为。那怕是一件衫、一支唇膏,就是为了满足了那一刻的欲望。但可恨的是,那愉快感总是很快的消逝。
人人都买衫,唔通人人都想买衫咩!
从少就听过“钱不是万能”,但“无钱就万万不能”!可惜有时,即使明知要储钱,还是会放工跑去买衫慰藉一下空虚心灵。但原来,人类天生却拥有“及时行乐”的行动模式,亦是我们一种生存机制。好像婴儿肚子饿就想要立即吃东西、小朋友总想把全包糖果塞进肚子,这都是很直接的反应。但这个文明社会,却是一种“延迟享乐”的生活模式。好像我们要等待出粮、等待一份丰富的晚餐、等待旅行……当“欲望”得以满足,我们会感快乐!但这快乐感觉又可持续多久?
购买的“快乐”,原来只是大脑作怪?
试想像我们买了一支唇膏,甚至是买了一部新电话,你感到的“快乐”可以维持多少?半小时、一小时、还是一天?当我们期待了很久终于来到的“欲望”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大多来自情绪的反应(emotional responses),而非来自“欲望”本身。即是当我们遇到兴奋的事,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而我们正正是享受多巴胺带来的愉快感觉。所以购物后愉快感很快就会消失,因为我们享受的是多巴胺,而非买来的东西。
真正带来的快乐:更多自在时间
美国国家科学院做了一项研究,找来两组受访者,他们每人获得美金40元。A组受访者可以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B组受访者则要把花钱能让他们获更多空余时间,好像不用煮饭叫外卖、找“钟点”清洁家居等。最后研究调查他们的快乐指数,发现B组的人大多都较A组快乐。调查指出他们更偷快,是因为他们摆脱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相反,买更多的东西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拥有更多自在时间,却能带来更长久的满足感。
购物是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可惜非常短暂。相反,以金钱或者甚至不用金钱,为自己争取更多自在的时间,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愉快!假若有一天你感低潮失落,打算以“购物”解决烦恼,不妨学习善用时间,腾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相信会为你带来更多更愉快的回忆吧!
资料来源:lifeh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