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17号|与原著小说10大差异“奉俊昊改结局”为何复数人成禁忌
【米奇17号/Mickey 17】正在热映中的《米奇17号》(Mickey 17)由罗拔柏迪臣(Robert Pattinson)、麦克雷法路(Mark Ruffalo)、Steven Yeun、娜奥美艾奇(Naomi Ackie)等实力派卡斯主演,改编自畅销科幻小说《米奇7号》,原作带著些许硬科幻色彩,又充满对生命和意识的哲学探讨,不过在名导奉俊昊的诠释下,却成了披著科幻外衣的黑色喜剧,以太空殖民为背景,透过无限重生的社畜消耗工,将对生命、社会、阶级的讽刺,透过他擅长的“奉式幽默”表露无遗。可见原作小说和电影之间,其实也有蛮大幅度改编,以下就来介绍其中10点最大的差异。
【图辑】点图放大看懒人包👇👇👇
《米奇17号》改编差异1:主角设定
首先是主角米奇(罗拔柏迪臣 饰)的设定就有非常大的改动,原作中的米奇个性跟电影中温柔懦弱的米奇17号、暴躁冲动的米奇18号都不一样,有点知性的一面,甚至有点小聪明,个性并没有因为每一代的列印有所差异,而是都差不多,但也可以理解电影的改编,除了增加可看性,也给罗拔柏迪臣更大的演技发挥空间。而米奇的背景是个历史学者,并不是个一事无成的失败者,虽是同样是因为欠债成为消耗工,但理由却不太一样。而主角也从“米奇7号”改成了“米奇17号”,虽然电影多死了十次,但小说对于每次的死亡则有比较详尽的描述。为何会做这样的更动?导演奉俊昊在受访时表示,17、18(每死一次就加一号)这个数字比较接近一个人成熟的年纪,所以才会这样设定。
《米奇17号》改编差异2:反物质
电影为了让观众能快速理解世界观省略了些硬科幻的背景,像是“反物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设定。故事背景讲述未来人类终于学会使用了“反物质”,只要将其和正物质作用,就会产生极其强大的能量,并将其应用在科技上,像是发展出可以星际航行的反物质动力星舰,还有动辄摧毁一座城市的反物质武器。反物质的应用在小说中曾数度被提及,算是个重要的概念。
【图辑】点图放大看更多《米奇17号》剧照👇👇👇
《米奇17号》改编差异3:泡泡战争
另一个被省略的背景就是地球人星际殖民的残忍过往了,原作中人类发明了一种泡泡状的物质用来包裹反物质,这些“泡泡”不仅安全稳定,还很方便携带,导致最后引发一场史称“泡泡战争”的大规模毁灭战争,让地球丧失了超过一半的人口,环境也变得难以生存。为了让人类不再互相残杀,因此展开了星际殖民行动,地球人在宇宙中寻找适合的星球定居,展开大迁徙,主角米奇则是迁徙到名为“米加德星”(Midgard)的第三代移民,而他们即将前往“尼弗海姆星”(Niflheim)展开殖民计划。
《米奇17号》改编差异4:忒修斯之船
“忒修斯之船”是原作中提到一项重要哲学思辩,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us)所提出,表示希腊神话人物忒修斯的船被保留下来,船上的腐烂的木头逐渐被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本的船吗?而米奇就像是“忒修斯之船”,只是他的零件是被一次换新,身体长得一模一样,连记忆也有备份灌输,那这个米奇还是原本的米奇吗?这项名题也是这部作品想带给观众思考的问题,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米奇17号》改编差异5:复数人禁忌由来
而原作中复数人(Multiples)成为“禁忌”的理由,可不是因为复印科技的发明者是个变态杀人犯这么简单,这背后牵扯到的可是一场星际战争。简单来说就是人体打印技术发明后,一名叫艾伦梅尼科瓦的科学企业家又近一步掌握意识转移技术,他在掌握这项科技后移民到了一颗名为“葛特星”的遗世独立、各自为政的星球,想把这颗星上的所有人变成肥料用来复印自己,最后被迫害的残存人们在被灭绝前的最后一刻传出求救讯号,附近的星球担心艾伦梅尼科瓦会是个极大的威胁,所以使用了毁灭性武器将整个星球灭绝,从此以后“复数人”便被视为极大的禁忌,只要一出现就要立即消灭。
【图辑】点图放大看更多《米奇17号》宣传活动照👇👇👇
《米奇17号》改编差异6:提莫没那么坏?
另外米奇的好友提莫(Timo/Steven Yeun饰,原作叫贝托)在小说中也没有那么坏,并没有找米奇一起去卖马卡龙,欠债原因纯粹是米奇自己在球类运动上赌博输了一大笔钱,也没有因为欠债要把好友大卸八块拿去交差,是真的把他当朋友,并没有电影中这么爱利用人,也没有在贩毒,就是个优秀的驾驶员。
【图辑】凭《𬺈龁人生》(Beef)勇夺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点图放大看Steven Yeun获奖当晚的靓相👇👇👇
《米奇17号》改编差异7:马歇尔人设改变
而电影中的大反派马歇尔(Marshall/麦克雷法路饰)也做了不少更动,小说中并没有那么好大喜功、冷血颟顸,并没有那么多浮夸的呈现。不过他确实就是个坚定的繁殖主义者,所以对米奇很不友善,不过他确实对星舰上的资源控管非常在意,每个人吃进多少卡路里都要算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对米奇的态度同时也是慎重的,因为每打印一个米奇都要消耗数十公斤的蛋白质、钙等资源,所以除非必要绝对不会牺牲米奇,像是片中随意要拿枪解决食物中毒的米奇就有点违反人设,不过也可以理解为戏剧效果。
《米奇17号》改编差异8:伊尔法是原创角色
马歇尔的妻子伊儿法(Ylfa/东妮歌莉蒂饰)在剧中也是非常浮夸的人物,热爱做各种酱汁,就像在致敬《玉子》(Okja)中的科技执行长露西(蒂达史云顿饰),对食物相当痴迷执著,是个位高权重的冷血之人。不过这个角色纯粹是电影原创,原作中马歇尔的妻子并没有出现。
【图辑】点图放大看更多《玉子》剧照👇👇👇
《米奇17号》改编差异9:伏虫设定
在小说中伏虫并不是人畜无害的生物,而是具有坚韧的体质和强大的杀伤力,人类的武器无法轻易伤及分毫,甚至还能钻透基地外墙钢板入侵,也曾伤及不少人命,像是原作中“米奇6号”就是被伏虫抓去拆解研究。所以当编辑看到电影中的伏虫可以被普通步枪打烂,还被用塑胶袋装起来时,实在是震惊到瞳孔地震。此外伏虫在原作中的设定其实是高智慧的集体意识物种,所有伏虫都是由王虫的意识所控制,并不存在个体思维,更不可能会有个别的名字,所以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懂人类为何会在意损失几条人命,更不可能为了救伏虫宝宝大军出征,因为对成千上万的伏虫集体意识来说就只是拔掉一根毛而已。
《米奇17号》改编差异10:结局大改
《米奇17号》的结局是整部片最大的更动,可说是跟小说完全不一样。原作的米奇7号和米奇8号被发现之后,马歇尔命令他们绑上反物质炸弹,去到伏虫的基地跟他们同归于尽,他们去到伏虫基地后,8号似乎被伏虫做掉了,7号则是因为6号的电子眼被伏虫拿去用,所以有了跟伏虫沟通的能力,所以他就此成了唯一能跟伏虫沟通的人类。他返回基地告诉马歇尔,他将其中一件反物质炸弹交给伏虫(实则被藏起来),让人虫双方建立威慑下的平衡,而米奇也就此成为无可取代的存在,他也就此放弃当消耗工,重新以米奇巴恩斯(Mickey Barnes)的身份活下去。
延伸阅读:
Netflix科幻巨作《3体》宣布续集5大重点!主创团队回归“将拍到史诗结局”,决战三体人“大场面”粉丝超期待
专访|朱智勋、韩孝周《支配物种》爆好评!导演朴哲焕揭秘:“人造肉”科幻世界观,竟启发自环保节目
【本文获“ Bella侬侬 ”授权刊出,未经同意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报导,详见《Bella侬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