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客食鲍鱼惊见沙虫蠕动 吓到冇晒胃口 厨师:有更高蛋白质

撰文: 李福源
出版:更新:

江苏省南通市一名王姓女子近日与家人前往餐厅食海鲜自助餐,但发现其中一碟餐盘上的鲍鱼旁边有两条沙虫在蠕动,令她十分惊恐,食欲全消;王女向餐厅投诉,岂料厨师却说:“这是正常的,可以吃,而且有更高蛋白质”。

王女当日与5名家人准备享用鲍鱼之际,发现有沙虫窜出,吓到不敢进食;她向餐厅反映,厨师却说:“这是正常的,可以吃的,高蛋白”,王女对此非常惊讶,“我是来吃海鲜不是来吃虫子,如果这个虫子可以吃的话,为何不另外开一盘供客人挑选呢?”

餐厅为平息纷争,提出免除王女6人共710元人民币(约775港元)的费用,惟王女不满意餐厅方面的态度,要求对方“一赔十”及作出正式道歉。

+1

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指沙虫不是寄生虫,一般用作鱼饵,“这营养丰富且价值不菲,你走宝了”;持相反意见的则谓“厨师现场把那虫子吃了我就当没看见”、“蟑螂其实炸了也是高蛋白, 可我就不想吃虫类”、“管你是不是比鲍鱼还贵,这就是处理不到位”。

一般而言,拣鲍鱼有几个要点,裙边粗、肉肥厚、米黄色够光泽的就为之好,在鲍鱼肉与壳之间有一坨灰灰绿绿的内脏,其实是肠胃和肝胰脏等,鲍鱼在大海进食后,微生物或藻类的毒素或会依附在其内脏,所以实在不吃为妙;清理鲍鱼时,若不慎刺穿这内脏部分,会见到有一些深色汁液流出,有点恶心,故建议戴手套来处理鲍鱼。

香港海鲜业联合总会主席李彩华曾指出,不少市民买活鲍后都被脱壳难倒,其实要撬甩硬壳,除了用刀切走外,还可以“用热水过一过”,就可以清走硬壳,其后用刀切走内脏,再用刷刷洗鲍鱼边,擦走黑免污垢,最后用水冲洗即就可以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