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世代被盗去一切?失业、社会失范致青年躁动不安
新冠疫症在2019年尾首被发现并迅速蔓延,乃至全球爆发至今,已有一年,截至上周六(12月12日),全球逾7,100万人确诊,死亡人数高逾160万,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打击,任何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有各种各样的感受。
然而,除了染疫者和较容易感染乃至死亡率偏高的长者外,有一个群体成为社会较关注的对象,那就是被媒体封为“新冠世代”(Generation COVID)的年轻人。此词源于新冠疫症爆发以后,用来形容受世界各地防疫政策影响的在学、准备就业,以及求职、在职的年轻人,他们年龄介乎16至25岁,虽然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面对严重程度不一的疫情,却都因为疫情下的封城令、限聚令、社交距离,乃至隔离政策等措施,失去正常的学习、就业和社交机会。
英国已故著名奇幻文学作家泰利.普莱契(Terry Pratchett)曾在其著作 《所有魔法的源头》(Sourcery)形容:“这个貌似真实的盗贼,是一个特别的盗贼、偷窃的艺术家。其他盗贼大多只能盗取所有非固定的物品,但它能够连同固定物品通通偷取掉。”这一句写于1988年的话,可说是新冠世代的心声,因为疫情这个“特别的盗贼”仿佛偷去了他们的一切。
毕业生沦失业生的无奈
然而,当Z世代准备于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百年一遇、席卷全球的致命瘟疫—新冠肺炎(COVID-19)。
今年10月,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时事纪录片节目《广角镜》(Panorama)播出题为《Covid偷走我的未来吗?》(Has Covid Stolen My Future?)的专题,由Z世代记者Kash Jones深入报道新冠疫症如何在教育、就业及精神健康等层面影响着他们这一整代人。
访问中,列斯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演艺系一级荣誉毕业的女生Rachel表示,她本来期望于毕业后在剧院或演艺场所觅得心仪工作,可惜因新冠肺炎影响,只能在一间服装店以最低工资当兼职售货员。至于同期毕业的同学,大多数待业,只有两个人求职成功,她就是其中一位“幸运儿”。
也许个别例子不足以描述现况,如果想见树又见林,不妨交由数据说话。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在今年9至10月成功访问约6,000名英国居民,当中16至25岁的年轻人占约750人,调查发现在疫症大流行的影响下,六成年轻人收入下降,而且失业率逾一成,为其他年龄组别的两倍,更甚者是,他们没有信心疫后的薪酬待遇能回复至3月封城令前的水平。
在疫情严峻的美国,10月份最新就业数字显示,16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为2019年的三倍,直迫25%。有年轻人在接受《时代》访问时表示,他们是“最迟获聘,最先被裁”(last hired, first fired)的一群。
对经济不景下年轻人处境甚有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瓦赫特(Till von Wachter)直接形容,他们是“不幸的毕业生”。
社会失范致青年躁动不安
由于新冠疫情持续,各国纷纷收紧防疫政策,加上失业率持续高企,Z世代更显得孤立无援。毕业本来代表着光明前程,今年的毕业生却要在面对学债、房租等多重压力的同时,遇上百年一见的冲击,灰暗前景不难想像。
疫情下经济繁荣景象骤然消逝,各地加强防疫政策,社会大众躁动不安,Z世代更是首当其冲。当社会无法发挥规范及聚合力量,年轻人感到抑郁,甚或有自杀倾向,实在不难理解。
“从各个不同层面来说,我们是不幸的一代,尤其是就业方面。”在英国顶尖学府牛津大学物理系毕业、现职自由工作者的补习导师Luke James接受《香港01》访问时说,“无可否认,相比上年的就业市场,今年的工作机会明显减少了。英国大部份城市实施封城措施,许多企业推行在家工作,同时亦暂停招聘程序,除了因为经济下行外,也因为雇主无法进行实体面试,未能充分了解应征者的能力。”
新冠疫情对Z世代的影响,当然不止于就业,而是全方位打击。James认为,对很多在学年轻人而言,学校停课令他们失去学习及社交机会,例如今年刚获大学取录的学生,几乎整个学期都无法回校上课,原本让他们满心期待的“新鲜人”校园生活顿成泡影。
疫情来袭,James亦迅速转型,担任网上补习导师。他认为新冠肺炎“有危亦有机”,“因为封城令缘故,之前数个月学校停课,变相对补习导师的需求增加,导师的收入亦有所提升。另外,为保持社交距离及减少面见,遥距授课的方式于今年大流行。”
James分享,只要和补习学生在网上成功连线,就可以即时授课,原本需要付出的通勤时间及车资大为减少。
James亦提到封城令在英国社会引起不少争议,“无可否认,这是有效避免大规模染疫的做法,不过,封城对于社会的长远影响不容忽视,而且带来了非常沉重的代价。”
(节录)
上文节录自第244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2月14日)《被盗去了时光 新冠世代疫境自强》。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封面报道】是时候正视“双重国籍”问题 建“中国香港公民”身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