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四】NGO补足学校缺口 助认清自我涉猎其他范畴
上文提到,香港教育大学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总监冼权锋认为,SEN学生的生涯规划不应该到高中才做,有效的个别化计划可以协助他们从学校走到社区和职场。融合教育在学校推行多年仍一直为人诟病,期望学校可以在支援上多作改善的同时,社区其实还有其他资源,尤其是非政府机构(NGO)可以协助SEN学生进行生涯规划。香港教育大学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总监冼权锋说:“有些NGO较为进取,他们在取得资助金额后,会专门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小朋友。”
部份追不上学习进度的SEN学生,会选在初中之后离开学校,寻找工作,但以他们的学历及能力,要成功求职绝不容易。冼权锋指,部份NGO会在他们读中三时举办课程,教导他们见工技巧、不同场合的礼仪、如何取得适当资讯等。
“对普通学生来说,这些基本东西不用怎么教,但对他们(SEN学生)来说,这些技巧学校不会教,但很重要,有时连填报名表也要教,对上班或下班迟到早退也要有基本的认识。NGO可能会提供这些课程,也会安排他们在某些机构试工,一年后有证书给他们,让他们在中四可以直接离校。我们不想他们中三便自己离校,就在读书过程中提供这些额外训练和实习,让他们具备这方面的技巧,一年后才走,是件好事。”
职前培训 改善社交能力
一般来说,生涯规划是要让学生认识自我,认清可以有多元出路,但SEN学生的生涯规划不止于此,他们自身的障碍,不管外人是否看得见,或多或少对他们的自信心、沟通能力、社交技巧等带来负面影响,故生涯规划其中一个目标,是令他们能够在这方面好好装备自己,再决定继续升学或投入职场。
循道卫理观塘社会服务处于2012年展开专为 SEN 学生而设的职业导向发展计划“开创学障青年新出路”,透过职业生涯规划及工作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了解个人能力、局限和发展方向,进而认识劳动市场对求职者的要求,并掌握基本工作知识及技巧,进一步订定个人就业目标,为投身职场或进修作准备。
该服务处与香港教育大学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合作的“有特殊学习需要学生的职业导向及职业发展效能感”调查显示,学生在参加职前培训后自信和心态等有明显改善,此外,家长亦普遍认为孩子参与计划后掌握了基本的工作知识、技巧和应采取的态度,提升了个人能力,以及改善了与人相处和交际的能力。
虽然效用明显,但近年关注SEN学生生涯规划的NGO仍然寥寥可数,香港伤健协会是其中之一。该会秉着和学校发挥互补作用的理念,为SEN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服务,负责相关计划的青年发展部队长注册社工谭子康表示,每间学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校情略有不同,很多家长反映教师对SEN学生的认知不足,学校的接纳程度及提供的服务也不足够。
“即使他们(SEN学生和普通学生)在同一间学校读书,但思维上、心态上是否真的融合,我们是有所保留的。过往很多欺凌可能就是在这些情况下发生,而老师又是否能够处理呢?”
说到生涯规划,谭子康认为学校受限于资源,未必可以针对性地按每个SEN学生的需要去做,NGO可以在这方面扮演一定角色。“我们的理念是协助他们作全人发展,把他们由学校带到社区,再到职场。每个范畴都有它的限制,我们会互相配合,学校可能也有花很大工夫帮同学,但说到实习体验,反而是在社区更容易做到,所以,我们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协会于2013年起展开SEN青年服务,设有四个由公益金资助的项目(有两个已完结),主要为15至29岁的SEN青年提供生涯规划和情绪支援服务,协助他们了解个人能力及进一步订定就业目标,为投身职场作好准备,更会提供相应的实习工作,让青年多作尝试。
调整期望 家长不妨放手生涯规划中,让学生认识自我、明白有多元出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协会因而针对SEN学生的特性,在艺术、音乐、历奇等方面多给他们不同的涉猎和体验机会。“我们深信他们这刻可能未掌握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但透过接触不同的事物,他们会发现兴趣所在,更可能会多作尝试。计划中会有同学以同路人的身份,帮助其他SEN青年。他们试了后如果发现自己做不到,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做不到,明白过后,就可以循那个方向发展。”
负责其中一个计划的社工邹卓霛提到,很多SEN学生学业能力较弱,可能是因为课本有很多理论,但在其他方面,例如运动、艺术、音乐,他们可以很出色。“可是,家人未必会那么支持他们在这些方面发展,可能觉得‘揾唔到食’、无前途,不鼓励他们去做。我们鼓励他们发展专长,让他们更愿意学习,他们也可以教其他新会员,帮助他们将来找工作。”
继续阅读︰【SEN.五】家长要懂放手 不能只跟传统观念 读书非唯一出路
相关文章︰【SEN.一】推行20多年 融合教育真的有用吗?【SEN.二】高中读美术设计 却因表达力弱只能在便利店兼职
上文节录自第174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5日)《借助NGO 与学校互补 社区实习助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