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二】高中读美术设计 却因表达力弱只能在便利店兼职

撰文: 欧阳翠诗
出版:更新:

教育局意识到融合教育的不足,于是自2017/18学年起,计划在三年内分阶段于全港公营中、小学设立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SENCO)一职,带领学生支援小组协助统筹和推动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以进一步建构共融文化及提升支援SEN学生的成效。最理想的情况下,SENCO理应可以处理SEN学生在学习及情绪上的需要,甚至为他们进行生涯规划。可是, 即使一般SENCO都接受过特殊教育需要式培训,亦未必对生涯规划有足够认识,遑论兼顾学生在这方面的需要。

承接上文:【SEN.一】推行20多年 融合教育真的有用吗?

纵有才能亦无从发挥

据教育局的定义,生涯规划(Career and Life Planning)不只是升学或就业辅导,而是一个持续和终身的过程,以推动学生达致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生涯规划教育(Life Planning Education and Career Guidance)则指透过培养学生认识自我、个人规划、设立目标和反思的能力,以及认识衔接各升学就业途径等,协助他们进行生涯规划。若学生能透过学习,了解自身长处,并按兴趣与能力去选科,对日后的发展和出路有很大帮助。但对SEN学生来说,当他们为追上基本成绩已喘不过气时,还有空闲了解自己所长、培养自己的兴趣吗?

小学毕业之后, Brian入读一间band 3中学。与小学相比,中学在追赶成绩上没有那么大压力,高中选科时,Eva为了让儿子轻松一点,加上儿子对画画有兴趣,于是选择了美术设计类的科目,但后来发现这些科目对读写障碍生来说绝不轻松。

生涯规划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 让人能整全地规划一生,包括生命中重要的范畴,如工作、 学习、人际关系和闲暇。(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Brian修读的是视觉艺术和设计与应用科技,除了画画和制作作品外,还要用文字表达艺术作品的含意和进行比较,设计时又要搜集资料,并进行比较,换言之,需要有较高的表达能力,才可以取得好成绩,对有读写障碍的他来说非常吃力。科目和想像中有落差,学校却不容许转科,Brian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Eva预料到儿子没机会升读大学,只好考虑职业训练的道路。

考完中学文凭试后,Brian选读职专文凭的机械工程课程,他觉得和视觉艺术的性质差不多,只是更仔细,而且不需要自己创作,只要跟着做就可以。课程修读完毕后,基于英文科成绩欠佳,Brian未有投身相关行业或继续进修,暂时在便利店做兼职。说到中学的生涯规划教育,Brian记得学校只是帮他做了个性向测试,显示他适合做固定、具重复性的工作。Eva说结果在意料之内:“这其实我也知道,他不大求变,不是那种积极向上型的人。”

说到中学的生涯规划教育,Brian记得学校只是帮他做了个性向测试,显示他适合做固定、具重复性的工作。(高仲明摄)

Eva不是不知儿子的长处,她指Brian自小便喜欢砌模型,小二时做评估测试,发现他虽然在文字方面能力较弱,但在手工艺方面是资优的。问题是,Eva对如何发挥Brian这方面的能力毫无头绪,“那时,我买了模型给他砌,不知能不能给他一些成功感,他小时候没什么成功感。这算不算呢?” Brian接着说︰“算的。”

Brian的遭遇,其实是读写障碍生的缩影,语文成绩欠佳,影响着他们升学、选科及出路。Eva慨叹这就是主流教育制度下的玩法,自己无从改变。“除非他自己做老板,但我们没有这个资本。所以不知有什么可以帮助他发展。”

离开学校之后,Brian投身社会,身份从SEN学生变成残疾人士,不变的是,前路仍一片迷茫。有效的生涯规划,会令这一切变得不一样吗?

继续阅读︰【SEN.三】学习成绩以外 与社会接轨同样重要

上文节录自第174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5日)《“统筹”教育无力 “融合”成效不彰 SEN学生出路仍存障碍》。相关文章︰【SEN.四】NGO补足学校缺口 助认清自我涉猎其他范畴【SEN.五】家长要懂放手 不能只跟传统观念 读书非唯一出路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