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东莞本土艺文KOL: 粤港澳本是文化共同体

撰文: 慈美琳
出版:更新:
张三不认可香港“文化沙漠”的自贬,并表示从小到大受港影响深远。(梁鹏威摄)

张三于2015年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一时半刻”,现在已有超过10万粉丝,成为东莞民间一张招牌,也建起了自己的写作团队。翻看近期内容,香港制作霓虹招牌的手艺人、澳门的墟市、东莞的独立书店,都是文章的主角。张三说,他们不止关注自己的城市,对整个粤语地区都很有兴趣,因而想将周围有趣的内容都带到东莞这个“文化低地”。4月见面时,他们刚刚访问了港姐雷庄𠒇和澳门“微辣”短片制作组。

向往香港的“都市感”

对香港文化事,今年30出头的张三如数家珍,他将梁文道视为榜样,学他博览杂书,在内地气氛宽松的时期张三常常网购港版书籍,最喜爱黄沾《不文集》,也喜欢林海峰、黄子华的栋笃笑、看詹瑞文舞台剧……“广东人对香港文化好推崇,觉得是文化共同体,去到(香港)就觉得什么都好熟悉,听歌、电影都入脑了,觉得很亲切。”他笑说。

张三不认同香港“文化沙漠”的自贬,认为“每个地方都可以觉得自己是文化沙漠,这个词太虚了”。他举钱穆和金庸做例子,认为香港“有高冷的学术人的一脉,又有很生猛很市井的东西”。

他解释道,“市井”指的是在茶楼、街市等看到的小市民营生的活力,另一边,电影《春娇与志明》系列则拍出了他心目中香港的“都市感”,尤其记忆深刻的是两人初见时在后巷“打边炉”的画面,令他觉得“好自然,好潇洒”,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形成了他心中对白领的印象,“我们这里一切都太新了,穿名牌,上80楼办公,但是没有那种都市感”。

“你饮普洱茶,你喝久了有个茶渍在(茶壶)上面,那是好的东西”,张三相信,尝试将这些“好的东西”介绍进来,也许可以带家乡从“老土”走到“骨致(精巧玲珑)”。

他相信,这座城是湖南人的东莞,台湾人的东莞,韩国人的东莞,即使是本地人也不会只局限在东莞人的东莞,正如不同族群构成了今日的香港。(梁鹏威摄)

扫黄过后  东莞委屈中奋进

什么样的内容值得着墨?在《事后:本土文化志》中,香港作家陈冠中写下“细艺无分庙堂江湖,各自修行、各显精彩、各领风骚,却共谱时代精神”。张三受到启发,认为正是多元声音构成了香港民间的文化气氛,“大陆是(只有)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中间社会的一层没有丰富的文化”。

在张三看来,记录民间就是记录这座城市的独特,在岭南文化底色之上,东莞与许多广东城市的不同在于人的构成,东莞千万人口之中拥有本地户籍者不足两成,外地人中又有过半是外省人。东莞吸纳了各地的打工者和淘金者,亦因他们的存在而发生改变。

他举例,在靠近深圳、工厂林立的塘厦镇,有外省人来打工,后来呼朋唤友,一条村整个搬了进来,讲乡音,开餐馆,把他乡变成了故乡。这座城市于是愈来愈多不同的餐馆和同乡群体,成为“湖南人的东莞,台湾人的东莞,韩国人的东莞,即使是本地人也不会只局限在东莞人的东莞”,正如不同族群构成了今日的香港。

张三在东莞长大,在广州读完大学后又回到东莞,记录这座城市的独特。(梁鹏威摄)

2014年是东莞的转折点,大规模扫黄行动聚焦了全国目光,央视报道曝光后,东莞出动6,000警力,公安部亲赴广东督导,东莞酒店、娱乐等行业自此大受打击。张三说,这正如“儿子被老爸狠狠批评了一顿”,“受过委屈”就更迫切想为这个地方正名。

他见到有95后自己做潮牌,跑到上海、深圳交流,又有喜欢电影的年轻人去北京电影学院旁听,大家都想出去学本事,再将好的东西带回来,为城市带来新气象。“东莞气氛本来是hea(懒散)的,本地人可以收租(过活),不工作都行。”张三笑道。

回想当年,张三有些唏嘘,觉得那时是鱼龙混杂,却亦是繁华盛世,“不是说大家怀念叫鸡,而是‘青楼’很鼎盛的时候说明社会气氛在沸点。各色人在那里交流,小姐本来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他记得在那样的场域里,有人有钱,有人有权,有人破产……可以见到密集的人情冷暖。

扫黄同年,东莞提出机器换人行动计划,整个城市迎来产业转型。(梁鹏威摄)

“细路仔已经唔识讲白话”

东莞性产业衰退的脉络,和制造业转型几乎重合,扫黄同年,东莞市提出“机器换人行动计划”,整个城市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当城市的旧标签正在褪色,新秩序渐现雏形,有什么应当被珍重、被保留?张三首先想到的,是人情味和方言。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在盛产香蕉的东莞麻涌镇有一间小餐馆,老板每日凌晨㓥猪,3点钟开始供应新鲜出炉的排骨饭,颇受种蕉人欢迎,他们天没亮就出门劳作,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饭是最好的慰藉。而现在随着种蕉的人愈来愈少,这间排骨饭却依然好生意,原来早出晚归的快递员成了新常客,“虽然产业变了,一碗饭的人情味还是延续了下去”。

然而,对于方言,张三明显更为忧虑,因为如今“细路仔已经唔识讲白话”。香港近年围绕广东话的讨论众声喧哗,不少人对母语式微深感担忧,而对同讲白话的东莞而言,方言没落已成事实。

对同讲白话的东莞而言,方言没落已成事实。(梁鹏威摄)

“我阿妈那个年代去买𩠌,讲普通话别人会看不起你,那时广东话大晒,不理对方听不听得懂,但现在她都要努力讲普通话。”张三猜测原因,除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之外,亦因城中讲普通话的人从最初的外来打工者,变成了现在的高薪高科技人才,“语言也是有权力关系的,”他感慨。

2016年,“一时半刻”发布《东莞话,我要讲到80岁》一文,勾起城中情意结,点击量高达数十万。有读者留言说,在外常被人嫌口音重不好听,但“还要继续传承下去,你吹咩。”收到超过400个赞好。

回到现实生活,他们需要面对普通话已是主流的事实,张三记得曾帮文创社区策划宣传活动,请来香港柳重言、向雪怀等香港音乐人到东莞分享创作故事,一齐唱粤语老歌,现场气氛一度热烈,惟“公司老板不是广东人,不太理解这样的活动,后来就停了”。张三感慨,东莞文化圈如今许多人都不懂广东话,对粤文化的认知停留在Beyond年代。

张三说,香港产生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使广东话附着其上,有了传承的载体,惟近年愈来愈乏善可陈,“以前香港影响我们很多,我们对香港没什么(影响),以后恐怕难说了”。

上文节录自第114期《香港01》周报(2018年6月4日)《透视大湾区之文化篇——东莞本土艺文KOL:粤港澳本是文化共同体》。

浏览更多大湾区文章:【01大湾区专页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