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历史学者:融合如煲汤 时间够久便会同化
粤港澳大湾区自去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产业都在讨论区域间合作和融合,相关论坛、联盟、协会雨后春笋般涌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经济利益携手并肩再自然不过。而从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一句“将来我们不是香港人,是大湾区人”引发的口水战,可以看到另一个面向,产业融合之外,“大湾区人”一词当中的身份认同、文化融合意涵,还远不能被港人接受。萧国健认为,大湾区各城虽同根同源,却也曾经过百年隔离,如今要再彼此走近,一切也急不来。
粤港关系前世今生
年过古稀的萧国健半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如今担任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兼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写过60余本书籍,梳理了九龙城、大埔、东涌等地区的前世今生,对新界的家族与乡村尤其有兴趣。
他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向记者梳理了粤港关系的前世今生。
“英人东来时,新界地区已有众多广客村庄,人口且日渐繁衍……时人多随西方学人之说,谓‘1842年前之香港是一条渔村’。此促使余对香港古代历史研究之念。”萧国健在《探本索微──香港早期历史论集》一书序言中如此写道。他认为,“渔村”说法是英国人对香港的矮化,亦反映港人对自身历史不求甚解。
1841年5月,英军占领香港岛时,统计得出总人口有7,450人,陆上居住的超过5,000人。“怎么可能得一条村?……香港村是渔村,但大香港不是。”萧国健回溯历史,从秦统一六国讲起,当时秦始皇派兵用五年时间攻下岭南,副将赵佗被任命为重镇龙川(现隶属河源市)之县令。虽为胜利者,赵佗意识到中原与南越人习性相异,矛盾难调,采取了“和辑百越”的族群政策,令中原50万居民南下,男人经商,女人则与当地人通婚。
萧国健说,赵佗“滑头”之处,在于姿态,他和当地首领“搭膊头、称兄弟”,又自称“蛮夷大长老”而非“将军”,跟足当地习俗,慢慢使得文化大相迳庭的南北方人融合在一起。
后来汉武帝出兵攻下南方,再到唐朝设屯门军镇(今东莞、香港及深圳沿岸一带)保护海上贸易,广东一带渐渐富庶安定,引周围居民迁来居住,杂处几代后慢慢同化。数百年来,香港与深圳同属广州府辖下宝安县(明清时称“新安县”),继承了广府兼容并包的文化。
年轻人没有“以前”
直至1840年代开埠,香港才有了现在的名字,百余年间经历了和英人的艰难磨合及与广东的隔离分化。萧国健强调,如今很多人忘记和英国的融合阶段,尤其对年轻人而言,“他们没有经历过,以为香港天生就是这样。”
而上一代人即使来港数十年,许多依然牵挂内地故乡,常常回忆“以前”,两边的情感连接没有切断。萧国健问摄影记者,“你会提以前吗?”记者摇头。萧说:“这就是了,这一代人只有香港,和上一代不同。”萧口中的“以前”,是个人的历史,也是对城市过去的认知。
“最初英国人来香港,他们人好少,要接纳我们所有的东西。”萧国健说,如从砵甸乍到彭定康,每任总督都要有个中文名字,再如位于上环的“Possession Street”本意是“占领街”,中文命名却也保留下大家习惯的“水坑口街”。
经济上更强势的一方未必能够直接输出文化,萧国健认为,“胜利者多厉害都好,最初过来都只能杂处,大家再慢慢找到彼此优点捞埋一齐,磨合,融合。”彼时的港人对这些白肤黄发的英国人既反感又恐惧,从“鬼佬”这一称呼就可窥见,当时还有华人趁夜偷袭英国人,于是英国人设下华人夜晚外出必须提灯笼的规定。而随时间推移,开始有港人与英国人做生意、谈恋爱,跨出一步又一步,两边才得以走近。
上文节录自第114期《香港01》周报(2018年6月4日)《透视大湾区之文化篇——历史学者:融合如煲汤》。
浏览更多大湾区文章:【01大湾区专页】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