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曲水回眸】无有细节的年代
早前在脸书上看了一条由专页“世界波”推荐,日本电视台NHK三年前刊出的纪录片,他们尝试去研究被誉为世界最强中场大脑的西班牙足球员沙维(Xavi),去分析为什么他有过人的球场观察力,往往能够传出绝妙的传球,如手术刀般㓥开对方的布防。
在足球场上,除双方守门员外两队在场上合共有20人,双方会透过球队整体的协作,走位互相配合,互转攻防。在球员密布的球场上,再超卓的脚下功夫也未必能突破对方的防线,传球是比赛的基本,透过不断的传球,不断的走位,拉开对方的防守,然后把球传到被腾出的空位,射手接应埋门一蹴而就。在此,中场球员肩负重任,因为球队转守为攻往往系于其脚下,一个优秀的中场,要有好的阅读球赛能力,他需要了解己方球员的跑动方向,走动意图,亦要读出对方防守球员的阵势,预视其行动,才能看穿未来的发展,把球传到己方跑动球员下一/几步所将到达的空间,完成攻势。换言之,他要掌握球场上各方的一举一动,运用这些场上所得的讯息,在瞬间作出传球判断。
NHK电视台的研究实验是这样的,他们让沙维戴着微形摄录机比赛,把他在比赛中第一身视野的影像都记录下来,赛后工作人员请沙维重看一次录像,然后在某刻关掉影像,请沙维画出场上20人的具体位置。结果,另一位参与相同实验的西班牙球员只能还原球场上6位球员的位置,甚至连自己的位置都画错,而沙维却准确画出球场上16名球员的位置,NHK节目组将之命名为“空间认识能力”,即将肉眼所见讯息转化为俯瞰讯息的能力。节目组成员问他是怎样训练出这种能力,沙维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说绝大部分都是从小在球队巴塞隆拿的训练所得——我们总是被灌输用脑去理解比赛。
这让我联想起自己最近的思考。在NHK节目组的记录里,沙维在比赛的时候,头总在左晃右晃,他其实是在观察,去了解球场上球员的位置与动作,从各自的走动里预判整个球场上下一步的形势,然后判断出各种不同的传球选择。这些临场习惯(晃头观察)与反应(传出致命传球),其实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内化了各种组合出时可作出的传球选择。
在日本漫画《青之芦苇》里,作者小林有吾突出了这种状况——漫画主角青井拥有这种过人的能力,能够记住球场上每一个球员的位置,但是他并无意识,在教练的训练与教导下,他逐渐掌握了这种能力,开始能够透过语言去说出这些脑海里所感知而至的讯息,继而在球场上思考,作出逆转形势的传球与判决。
“感知”是种奇妙的能力。那是一种感受周边气息而至的模糊意识。但那又不是透过无端的直觉而来,而是透过长期且反复的训练而习惯的潜意识,便于我们作出瞬间的判断。当我们能够预判,在现实来临之前我们就得出短暂的空间去就将至的情况作出干扰。事实上,自由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在动态的现实里作出干扰。在球场上,这个自由就是每次双方阵势变动前的几秒,在社会里,可能就是生命变化前的短期瞬间或时间。
这种感知是有所条件的。我们要有感知训练的道场,同样也需要接应感知的同伴。
感知的训练道场,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在前几篇文章里头,我提到北岛《城门开》这本书,他说希望透过文字写出自己儿时所经历过的北京,去重建这个已被摧毁的城市。我在谈《城门开》的文章里谈到,重建需要有既倒或者已倒的废墟,因为我们需要先经历,或者有所想像,才能重建,而在我成长的年头,大部分的过去都已被抹除了,在现代化的大潮下,所有东西都变得一式一样了——同样的连锁店,大商场,大品牌商品……我们还可以怎样重建?
散文作者,退休教师卢玮銮(笔名“小思”)擅于写细节,学问的、生活的、市景的、人际的,各种的细节。她在《曲水回眸》一书内提及,她这种观察的训练来自小时候爸爸的训练。
小思生于1939年,她说小时候爸爸常带她“行街”。行街不是走大商场购物的那种。1940、1950年代的香港,街道还非常兴盛,街上有各种各样的贩夫走卒,磨刀的,小吃的,生活杂货的,卖菜的。小思说她爸爸事事好奇,喜欢以不同角度观事,总爱叫她一起看,当年没钱娱乐,爸爸五点半下班的时候,便带她行街消遣。爸爸在街上总爱停下来看些什么,有时几分钟也不走开,爱看行人动态,街上店舖摊档,他看什么小思便看什么,慢慢就学到观察。
“举个例子,爸爸和我都喜欢看粤语片,当时湾仔骆克道有两间放粤语片的剧院,国民和环球,门前摆满零食摊档,售卖俗称‘咸酸湿’的零食,如醋浸沙梨,酸木瓜、椰子酸姜等,也有些只卖新鲜沙梨的档。多数人付钱取货,转身便走,爸爸却往往站着不走,看小贩拿着刀快刀批削沙梨,削、削削削,不消一分钟,沙梨的皮全削去了,真是刀法如神!也会看烧腊工人怎样飞快转着铁叉烧鸭。跟爸爸行街,我看到不为人留意的庶民智慧、谋生技能,也学到了聚焦的观察方法。”
这就是感知力的训练!当香港变得千地同貌时,何以训练?无法“感知”,也就无法“预判”,也就无法“突破”。在球场上就是突破防线,在文学上就是突破规条的枷锁,在思想上在政治上就是突破强权的打压……我们还可以一直数下去。换句话说,没有细节的地景,就无法锻炼感知力,其实就是我们不自由的条件。
无有细节的年代,城门要开。也不是完全没有细节。细节之为细节,则不是那种轻易可见的东西。再倒模的机器,运转起来还总是有分别,也会有损耗的。损耗的不一,也总就是细节。
感知力训练的道场即(具有细节的)日常,但日常却无不证自明的政治正确。在非正常的环境,一个非正常(无细节)的日常,会磨灭人的感知力。北岛、小思、小林有吾、NHK电视台、沙维、巴塞隆拿(还可以细数下去)透过他们各自的方法,重现/建了他们可视的细节,让我在日渐一统的年代里,重新理解了他们的细节。但再好的中场球员,如果没有能够理解那种想法,把握各自所创造出来细节的接应球员,是无法配合而转化成入球的。如果社会里还有各异的人在划出各异的细节,我们也要把握这些心意,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细节。
“感知”只是改变的起点。当今教育着重抽象的知识体艺而忽略技艺,配上宏大叙事的视野训练,实际上让我们失去“看见”的可能,断绝了“行动”的热情,斩去了反抗的“技艺基础”。
上文刊载自第107期《香港01》周报(2018年4月16日)《无有细节的年代》。
更多《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钟耀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