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科研面对3大瓶颈 理大教授冀资源能“落地”

撰文: 周嘉俊
出版:更新:

创新科技近年成为世界各地开拓新经济产业的必争之地,香港政府多年前已把创科列为发展领域,但一直只属纸上谈兵,未能规划明确愿景,以至本地空有技术领先的科研,令创科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由香港电动车发展轨迹,可见香港有条件、有土壤发展电动车应用研究,2009年理工大学推出MyCar,出产香港首部本土研发电动车,并获欧洲认证,成为香港电动车研究最高成就。不过电动车科研发展同时也面临三大局限,或会窒碍电动车技术发展。究竟这些局限是甚么?政府又应如何投放资源,以促进科研发展?

香港首部本土研发电动车MyCar获欧洲认证,成为香港电动车研究最高成就。(香港理工大学图片)

困局一:资金短缺 科研人才被迫转行

政府于1999年成立创新及科技基金,旨在刺激本地研发;另外环保署亦设基金支援绿色运输研究。拨款按项目分发,理大电机工程学系教授郑家伟指申请程序繁复,“与政府部门的文件来回,快则三个月,慢则一、两年。”

郑家伟解释,审批速度慢会窒碍科研速度,“所以我们的项目需要好前瞻,要看未来五年、十年的技术发展,如果只有一、两年寿命,资金到手时,别人已经做了。”审批速度慢的更大影响是,团队曾经因项目间衔接不顺出现资金缺口,教授尚且有固定薪金收入,“但研究人员那几个月怎么办?政府、大学没有薪水发给他们,最终可能要遣散他们。”他坦言,团队中有矢志研究的人员,最终因此无奈离开,“有些人甚至会转行,找到别的工作就不会回来。”他期望政府可以设立基金,帮助科研团队度过资金短缺期,令团队及研发工作得以延续。

困局二:审批标准离地 项目难开展

审批慢之余,项目批核亦不是一帆风顺,往往是源于负责审批的委员与科研人员的想法有异,增加审批难度。“站在委员的角度,他们觉得是要全新、世界上没有的技术才行……就好像数年前我们提出无线充电技术,但当时委员可能觉得技术未成熟,或有人做过,结果没有批准……但在我们学术界的角度,英国、美国某间公司拥有的技术不代表香港有,能否买到、几多钱完全无人知,他们没有公布技术细节,所以我们学界提倡再做一次,希望有本土研发技术。”

至于拒绝原因,委员会没有详细交代,“每次项目申请基金时都要与委员会面,他们会问好多问题,经过几次会面后感觉得到(不批)。”纵然无奈,但郑家伟并不完全怪罪委员,“个个教授都觉得自己项目好,那……唯有继续努力啰。”

郑家伟称,审批的委员与科研人员的想法有异,令审批难度增加。(吴炜豪摄)

困局三:香港土壤局限 人才技术难发挥

环境因素也是科研团队的另一瓶颈,研究员面对待遇差、前景不明的状态,不少人才离开,郑家伟观察到,“20年前香港给予研究员的奖学金是16,000元,今天楼价、物价升了那么多,仍然是16,000元,背后肯定是政府资源(投放)不足了。”

研究员薪金微薄,毕业生未必会入行,“(在)大公司做工程师,起薪点接近二万元,而且很安稳,三年后可以升资深工程师。但做研究员,三年后或者升Phd(攻读博士学位),但之后如何?真的不知道……香港有种文化,很少聘用本地生做教授,连十分之一也不知有没有……所以(读书后)出来机会比较少。”

除了待遇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称“技术转移能力做得比较差”,令科研产品难以“落地”,但强调香港并非没有技术。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曾于《创科软实力:香港新时代的竞争与文化思维》一文解释转移科技的困难。首先,由发明阶段至产业化阶段,大学往往会申请专利,但芸芸研究当中,大学或未能选出具商业价值的成果,将大大降低转移科技的成效;即使选定科研产品,但往往在专利推销或定价过程中遇到困难,窒碍科技转移发展。MyCar“落地”失败的经历正正是一例。

陈清泉称技术转移能力做得比较差令科研产品难以落地。(吴炜豪摄)

郑家伟:希望科研人员能受惠于政府政策对于财政预算案大量着墨创科,郑家伟笑言没有“十分留意”,不过作为前线科研人员,他希望新政策可以改善研究资源,“研究仪器、电子零件、申请研究员费用等,好多时也不够。”另外给予研究生奖学金也很少,以理大电机工程学系为例,部门一年平均只有几个领奖学金的研究生,平均每个教授分不到一个。他期望能增加大学资源后,“起码每个教授应分到一个有奖学金的研究生。”他还希望可以加强大学研究资源,以及设立基金,帮助团队度过项目之间的资金缺口。

上文节录自第10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4月3日)《重寻开发电动车优势 创科Made in Hong Kong不是梦》。

其他有关“电动车”的相关文章: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敬请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