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防风御寒减心脏病发!中医推2食疗加麦冬石斛滋阴润燥

撰文: NOW健康
出版:更新:

今年(2024)的1月20日(六)将迎来24节气的最后1个节气“大寒”,关于大寒的养身之道,台湾中医师庄可钧说明,大寒与立春相接,保健上要适应季节由冬向春的转变,进补可喝滋补粥,例如羊肉萝卜粥、远志枣仁粥……等,并适当增添一些麦冬、石斛等具升散性质;滋阴润燥的食物。

聚会容易吃太饱 中医师建议缓解之道

民间传有:“小寒大寒,冰冷成团”的谚语,大寒虽是最严寒之时,但寒极必暖,阴极阳升,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庄可钧表示,饮食调养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做相应调整,冬令进补可喝滋补粥,例如羊肉萝卜粥、远志枣仁粥……等,同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滋阴润燥的食物,例如麦冬、石斛等。另外鼓励民众多吃黄、绿色蔬菜,像是红萝卜、油菜、菠菜……等。

大寒养生料理(按图看清👇👇👇)

+6

1. 羊肉萝卜粥

材料:新鲜羊肉500g、红萝卜100g、白米500g、适当盐、胡椒、五香粉、料酒、香油、姜末、葱花。

做法:先将白米淘洗干净;萝卜洗净、切丁;羊肉洗净、切片。砂锅内加入高汤,放入羊肉片、五香粉、料酒,大火烧沸,同时撇去浮沫,转小火熬煮至羊肉片烂熟,此时加入白米、萝卜丁,继续用小火熬煮至米烂粥稠,并放入葱花、姜末、盐、香油调味即可。

2. 远志枣仁粥

材料:粳米50g、远志10g、酸枣仁10g。

做法:将粳米、远志、酸枣仁洗净。先把梗米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远志、酸枣仁,转成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年末民众参加尾牙聚会,饮食常吃得过于饱胀,庄可钧指出,摄取时可选择具有健脾、消食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小米粥。饮食上可多吃清淡的食物,并适时增加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桂皮……等温散风寒的食材,以预防风寒邪气。

相关文章:护心食谱|红枣补血扁豆养心 冬天养生料理扁豆烧鸡防心血管病👇👇👇

+7

冬季多运动少生病 大寒宜安心养性

俗话说:“小寒大寒,防风御寒”,可见大寒养身保健的重点在于防寒防病!庄可钧提醒大家,随著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出门要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以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同时要注意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风险。

庄可钧解释,气候寒冷会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量增大,民众如果防寒衣物穿得不够,又进出室内、室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出现心肌梗塞。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一旦出现不适要即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冬天运动对养生具有重要意义,庄可钧提到,所谓“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天运动建议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从事室外活动不可起的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相关文章:冬天保暖|姜茶加糖更保暖?网友提8暖身茶饮桂花茶、菊花茶都中!👇👇👇

+4

庄可钧强调,在大寒时节,人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老年人、体弱者,精神调养上要注意不可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平时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气血和顺,不扰乱体内闭藏的阳气,才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延伸阅读:

肥胖是身体生病了!医曝肥胖治疗演进史 促进整体健康

【专题】面对男女头号癌症杀手别怕!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