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好处|解毒补气去瘀上品4特征1类人不宜 黄芪、南芪又系咩?
撰文: 古曦朗
出版:更新:
北芪是大家日常常见的药材,它可以用来煮汤、茶饮,又或者煮成一碗碗中药,但大家真的了解这种药材吗?黄芪、南芪又有什么分别?有没有什么人不宜服用?这次我们邀请了中医师为我们一一讲解。
北芪解毒补气又名黄芪 南芪实为五指毛桃
北芪即东北黄芪,正名黄芪又名膜荚黄芪,别名棉芪、绵芪、黄蓍、王孙。而南芪实为五指毛桃,健脾益气,笔者之前也曾介绍过。北芪因盛产于中国北方,故名北芪。许秀钦中医为我们说明了北芪的功效,它甘,微温,归脾、肺经。可补正气、解毒排脓、利尿消肿、去瘀生新(肌)。
▼ 北芪即黄芪,南芪即五指毛桃,两者性质和功效有什么分别?(按图 👇👇👇):
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长呈棒形。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现在的北芪主要都出产于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选上品北芪有4特征 中医:1类人不宜
北芪的根为补虚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而《本草纲目》也述写北芪:“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可见北芪为重要的补气药,能补脾健胃、补肺益气,全身之气皆能补益,民间有云:“十药八芪”意思是十条药方里面,有八条都会用到北芪。
在两广、港澳地区都习惯把黄芪称为北芪,这和药材行业区分“南北药材”有关。而如想选上好的北芪要看4点: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北芪虽好,为补气解毒的上品,但因为其补益、升阳助火之功效,阴虚火旺,躁热的人并不宜服用北芪,要留意。
▼ 按图看北芪汤水(按图 👇👇👇):
资料来源:许秀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