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饮食|番薯、粟米含膳食纤维比蔬菜多 推介全谷杂粮还有这些

撰文: 康健杂志
出版:更新:

膳食纤维存在于蔬果和淀粉食物当中,能帮助排便、养好肠道菌,对身体健康有正面效益。新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预防心血管疾病,但蔬果的膳食纤维,和番薯、粟米等全榖杂粮的膳食纤维,哪一种效果更好?

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不过蔬果、淀粉食物的膳食纤维哪种比较有效?新的研究给出答案。

相关文章:银发饮食|日本人6长寿秘诀 8分饱1匙油更爱1款食物减心脏病风险

+10

全榖杂粮防心血管疾病 效果比蔬果更好

哪一种膳食纤维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更有帮助?哥伦比亚大学公卫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团队找到答案。他们招募了90年代末4125名平均65岁、登录在美国心血管健康研究计划(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的受试者,持续追踪他们的饮食内容、发炎指数和心血管状况到2015年,例如中风、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疾病等。

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每天平均从蔬菜摄取6.9克膳食纤维、水果5.2克、全榖杂粮4.2克,且膳食纤维摄取愈多,发炎指数和心血管风险愈低,而且全榖杂粮在整体的发炎指数中,下降的幅度最大,也就是说,少少的全榖杂粮膳食纤维,带来的好处比蔬果来的多。

为何全榖杂粮的膳食纤维会比蔬果来的有用,或是全榖杂粮食物当中有其他营养素能抗发炎、降低心血管风险,研究没有说明,不过哥伦比亚大学公卫学院助理教授施瓦科蒂(Rupak Shivakoti)指出,全谷类的膳食纤维具有抗发炎的潜质,可以做为未来饮食建议调整的方向。

相关文章:银发健康|大脑40岁后将加速衰老 多吃五谷豆类10大食物助护脑

+17

膳食纤维养好菌、抗发炎 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膳食纤维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虽研究不多,但已经有许多可能原因。文化大学保健营养学系副教授翁德志指出,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和植化素,能维持免疫系统。但为何谷类的膳食纤维的效果比蔬果好,研究并没有明说,推测与实验方式有关。

台大医院北护分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生吴伟恺也指出,膳食纤维能养肠道好菌,好菌会产生代谢物短链脂肪酸,例如丁酸,能抗发炎、使血管结构完整,且心血管病人血液中的丁酸浓度较健康人低,粪便中产丁酸的肠道菌也较少,“以往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以降低心血管的风险,但当中的关联性还不明确,我认为膳食纤维改善肠道菌相、使产生丁酸的好菌变多是一个原因。”

非水溶性纤维护心血管效果更好

至于为何全谷类的膳食纤维效果较好,营养师郭环棻推测,有研究显示,非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对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效果较好,而全榖杂粮食物例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麦片等等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较蔬果多,“这些榖杂粮食物当中含有约1%至4%的果聚糖,能改善肠道菌相,且能与胆固醇中的胆酸结合、排出体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为何全谷类的膳食纤维对心血管特别有益,虽无法了解确切原因,不过另一份重量级的综合性回顾研究能了解一二。2019年刊登在《刺胳针(The Lancet)》的系统性回顾研究,分析了全球185个临床研究、共1.35亿名受试者,发现每天吃25~29克膳食纤维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风、大肠癌等疾病的风险15~30%,且低升糖指数的全谷类食物来替代精致淀粉的比例愈高,死亡率愈低。

相关文章:便秘饮食|膳食纤维吃不够常便秘?3招提高纤维摄取量外食也不怕

+3

补充膳食纤维 别忘了全榖杂粮食物

台湾卫福部建议国人每天至少吃25~35克膳食纤维,翁德志指出,除了蔬果,全榖杂粮也很丰富。别看小小一粒糙米或一颗番薯,其实蕴含丰富的营养和膳食纤维。

番薯、燕麦、糙米、粟米、芋头等等常吃到淀粉食物的膳食纤维含量比某些叶菜还要多,吃一碗200克的糙米饭或燕麦,饱足感够,膳食纤维分别可以吃到8克和17克,全榖杂粮中的B群和矿物质如钾,都是维持身体运作的重要微量元素,而且全榖杂粮食物吃到100克、200克较容易,蔬果就难得多。

台湾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教授陈时欣也指出,全榖杂粮食物如米跟麦,含有高品质、易吸收的蛋白质,麦的蛋白质含量又比米更高,所以吃对全榖杂粮食物不仅吃得到膳食纤维,还能吃到蛋白质,“一般民众不用太在意谷类和蔬果的膳食纤维有何不同,只要知道多吃膳食纤维有益健康准没错。”

延伸阅读:

心血管疾病  夺命快却可防可控

心血管检查项目怎么选? 解密检查方式与适用对象

【本文获“康健杂志”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