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隐世咖啡师】种咖啡树教残障者冲咖啡 尝试以咖啡改变世界
拉上窗帘,关了灯,在没人的漆黑班房里,闭上眼睛,凭着十多年的经验和记忆,摸索着冲泡一杯本来以为“合埋眼”也做到的咖啡。才发现,一点也不容易。为了感受一位视听双重障碍的学员冲咖啡时的“困境”,倪维迪(Redi)模拟着他看不到的世界,经历他所经历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他真正的需要,想出不同的方法教他。咖啡师培训员,只是Redi的其中一个身分;去年获得的雇员再培训局杰出导师奖,也只能反映她努力成果的一小部分。她,与拍档温文乐(Connie)还有更多的使命感,希望以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带来一点点影响、一点点正能量。摄影:郑子峰
Redi和Connie都是专业的咖啡导师,对象除了一般学生、基层人士外,更多的是学习障碍、肢体残障、SEN(特殊学习需要)、更生人士、边缘青年、老友记等。咖啡,对很多人来说,是品味,是态度;但对于这些学员来说,可能是接触社会的桥梁,是维生的技能,甚至是人生的希望。
“入行十多年,专业技能有了,比赛奖项赢了。What is next?”Redi常常反思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早已找到,难得的是,还认识了和她理念相同的Connie,都想凭借自己的专业回馈社会,相信一杯咖啡,可以带来无限可能。
从事咖啡行业十多年的Redi,已是位杯测师、咖啡比赛评审了。她跟商科出身、入行七年的Connie,于两年前,还孕育了“隐啡”的出现,经营咖啡豆零售批发买卖为主。去年尾,更在屯门开设地舖,售卖精品咖啡,售卖一门専业。Redi说 :“我希望可以透过教学和Café,灌输客人环保意识、学习互相欣赏、彼此尊重,纵使影响只是很渺小。”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按图看清什么是“精品咖啡”:
影响,一切由沟通开始,他们会主动跟客人分享咖啡的知识和喝咖啡的历程。为了教学,三四年前在大榄种植咖啡树,由一粒小种子开始,每星期落田两三次,间中有学生来帮忙,也让他们知道种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而学懂珍惜,“当初大家听到香港有咖啡树,觉得很Amazing,齐齐去帮手,却没想过在烈日当空,咁多蚊虫、咁多体力劳动,咁辛苦!很多人去一次便挨不住了。”或许,这都是意料中事,都市人,多少个真的可以和炽热阳光玩游戏?幸而Redi和Connie的团队,仍继续坚持,不然,今天便看不到它开花结果了。
“不过,即使只是除除杂草,他们会告诉我,每次落田后,再到街市买棵菜或吃条菜心,都觉得特别甜,特别珍贵。”一粒豆一杯咖啡,得来不易。而农民的付出也感受到吧?你还忍心压榨他们吗?
按图看清她们的咖啡教学和咖啡花:
买卖剩下来的咖啡袋、咖啡渣,会循环再用,或留给有需要的人,种花、做番枧、自制磨砂等,各适其适。这里没有胶饮管,没有必然提供的纸袋。冻饮外卖胶杯,是一开即饮毋须饮管的设计,热饮纸杯也是特制,不会烫手省掉杯套的浪费,都宁愿成本高一点,也不愿看着地球受破坏而就手旁观。半年以来,客人也渐渐习惯她们的模式,自备袋自备杯自备盒自备饮管前来。
按图看清店内的环保概念和产品:
顾客皆来自“五湖四海”,不仅有屯门区的街坊街里,还有从柴湾、铜锣湾、流浮山……的客人慕名而来。还有,每月平均也遇上一两位的“怪客”。
就像有一次,一个衣著光鲜的女士走进店舖,问:“有冇茶?”拣选一轮后,最终点了杯伯爵茶(Earl Grey)外卖。没多久,她便开始不耐烦,不停催促,拿取了,才离开店舖不远,又气冲冲折返回来,究竟所为何事?(请按下图)
故事的结局,是Redi走向女士说:“小姐,你不如走啦,退钱你又唔要,你又骚扰到我其他客人。”女士解释只因感冒,说话才大声了……理由像是很无稽,但无稽的事,天天在发生。
听人说故事,很可笑,但停一停想一想,社会是否生病了?
Redi说香港人早已被宠坏,“很多人已习惯晒被人服侍,大晒咁。其实应该是相向,你畀钱买杯咖啡,是买你唔识的专业,是对等的,应该尊重。所以我哋教学,唔系只教冲杯咖啡,教技能,而是要多啲尊重、欣赏,社会气氛太坏了,需要多些正能量。”
若以上事情放诸大型连锁店,总有很多顾虑,店员大多息事宁人,卑躬屈膝,奉行“顾客永远是对的”原则。这也是Redi和Connie当上老板不打工的原因之一,何苦难为自己,难为员工?有错会认,但坚持只说对的话,只做对的事,对与错,由我话事!
隐啡,就是“希望在隐世和平的地方做咖啡,远离竞争圈。”
Connie说,她最希望这品牌可以传承下去,但她明白,要找一个识冲咖啡的人不难,但要有相同理念而又可以坚守下去的就不易。
“如果这里没有被迫迁,隐啡,会否是下一间百年老店?”
按图看清咖啡常见的“谬误”:
隐啡
地址:青山公路109号好运洋楼地下6号舖电话:6490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