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礼盒‧精选4大热门面】健康长寿“面面”俱圆 送长辈之选

撰文: 尹嘉蔚
出版:更新:

你喜欢吃中式面吗?面条对很多人来说,“渌一渌,拌一拌”方便快捷,在夜阑人静时一碗热腾腾的面,是祭五脏庙慰劳自己的最大感动。本来名不经传的面条,有一天被包装成伴手礼的精巧模样,在佳节里馈送亲朋成了贺礼,祝愿新一年健康长寿。摄影:陈嘉元、吴钟坤、龚嘉盛

每碗面填饱了肚子,也填了无数空虚的晚上,趁热赶紧吃之际,我们或许忽视了制面人的心机,面条由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经过压延、复合、醒面、切条等步骤制出。面条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各地亦非常流行,最初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亦是最早的面条。由汤面发展成拌面(捞面),将沥干的面条拌以酱料及调味料一起食用。

暖心的手工面手艺珍贵,由面店、大牌档、街市至“大台”,每个面饼被包装成小巧精致的伴手礼,然后“集腋成裘”结合瓶酱或酱料包成贺年礼盒,搜罗城中四大中式面贺年礼盒,有面有酱巧心预备,成了食客的赏心乐事。

KiKi拌面-明星推祟热搜面

KiKi拌面可算是群星拱照,舒淇丶容祖儿丶杨千嬅及郑秀文均是捧场客。主打不含肉类丶无添加味精或防腐剂的“台南手工日晒面”,面条以人手折成扇形,摆放于竹筛上,每两小时翻一次,确保面条两面均匀受热。煮熟后的面条口感弹滑兼耐煮。(陈嘉元摄)

KiKi迎春礼盒、KiKi金牛大吉礼盒。
按图看拆KiKi拌面贺年礼盒:

黄枝记-家族色彩浓烈

“吃的是味道,是思念,是感情。”有七十年历史的黄枝记,创始人黄焕枝先生,首间面店始于东莞卖竹升面,发展到澳门再到香港。礼盒上的“爷爷面”-是黄焕枝黄爷爷,他的孙儿都这样尊称他,承袭爷爷的制面法,出品了伊面(原味清汤、香辣汤及猪骨汤)、银丝细面、木桶酱油捞面及虾子捞面。小小的面饼背后花了10年时间研究,用焗制非蒸制,S型的叠面条方法,让煮面时的面条可自然松开,煮好的面爽滑有嚼劲、无碱味,汤色较清。

礼盒的包装有强烈的家族色彩,孙儿怀念成长时与爷爷周游澳门,及在面店中帮忙爷爷的片段,孙儿将回忆告诉女朋友,由女朋友绘成图画纪念。(吴钟坤摄)

黄枝记节日礼盒。
按图看拆黄枝记拌面礼盒:
+5

大师姐-江献珠首徒​快速窜红

要数近年兴起的食品品牌,会想起“大师姐”,师姐本人原名麦丽敏,七十年代起师承粤菜专家江献珠,是江老师的首徒。第一次接触“大师姐”是她的贺年糕点,在超市寄买,首次已卖出了1万底萝卜糕,发展至今,已近30款产品。其中的瑶柱虾子面,虾子特多,礼盒装配火腿XO酱,酱料鲜香有自家制的家庭风味。(龚嘉盛摄)

顶级瑶柱虾子面配特辣火腿XO酱礼盒。
按图拆大师姐面礼盒:

寿桃-伴手礼面始祖

相信是最为香港人认识的非油炸面,品牌已走过了五十年,创始人郑耀鹏在长洲开设面厂,主要生产上海面及奶油面,其后80年代中开始生产全蛋面、瑶柱面及虾子面。印象中以面作伴手礼的,好像由寿桃的鲍鱼面礼盒开始,那是香港刚回归后一年。(龚嘉盛摄)

寿桃牌至尊XO酱鲍鱼面。
按图看拆寿桃拌面贺年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