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专访.五|对国家对世界不能故步自封 李家超:孤岛不能生存

撰文: 黄云娜
出版:更新:

上月中发表的《中共二十大报告》不但对国家发展及民族复兴影响深远,也被形容是推动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重要行动指南”,特区政府、建制政党、各界社团现正积极举办相关学习会和宣讲会。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香港01专访时,被问及会否带领特区政府及治港群体借鉴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做好“港人治港”,他回应指永远都需要自我反省、自我挑战、自我改善;至于香港在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应该如何面对香港特色资本主义“变”与“不变”的迷思,李家超则冀社会抱持解放思想的开明态度,又指无论面对国家还是世界,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都不可能故步自封,否则就会成为无法生存的孤岛。

特首李家超专访系列五之五

特首李家超接受香港01专访,被问及会否带领特区政府及治港群体借鉴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做好“港人治港”,他回应指永远都需要自我反省、自我挑战、自我改善。(罗国辉摄)

在参与中贡献
在贡献中得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期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二十大报告》,不但是中共治党治国的纲领性文件,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两大奋斗目标的规划性蓝图。在港澳工作方面,《二十大报告》也先后获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及行政长官李家超高度评价为香港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重要行动指南。

《二十大报告》形容“‘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言简意赅地点出在“一国”前提下“两制”并存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开创性;但对香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香港特色资本主义应该如何良性互动、中央全面管治权与特区高度自治权可以怎样统一衔接、香港又该如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贡献民族复兴等等具体问题,仍然有待治港群体积极探索。特首李家超接受香港01专访,谈及怎样理解“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时,就列举了个生动例子。

“就像每个家庭,第一,爸爸强身健体,没有理由会对家庭不好。爸爸身体好,自然有能力把子女照顾得更好,所以我非常支持和感谢二十大的精神,我们要建立现代化强国...第二,我作为仔女,自然希望家庭好,希望能够贡献家庭。在我们的年代,就会讲究要如何孝顺父母,可能现在的方法不一样,我们作为‘一国两制’之下一个中国的特区,作出贡献,也会从中得益。这是共赢、多赢,我们要多做、多想。”李家超说,在国家发展大业当中,香港既是参与者,也是贡献者,更是见证者,“而在见证期间,我们要多想可以如何贡献,以及如何在贡献当中让香港整体利益达到最大化。”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二十大报告》,不但是中共治党治国的纲领性文件,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两大奋斗目标的原则性方针。(01直播截图)

不要你生我死
多想共生共赢

李家超的比喻很直接也很实在,但对于经历2019年反修例风波的香港社会而言,或许仍然需时调整心态。以很多人都难以辩证理解的“一国两制”到底“变”与“不变”的问题为例,有些人担心,当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或会触及香港特色资本主义的根基,但也有些人认为,这有助香港打破画地为牢的区隔心态,有助促进香港特色资本主义的进步。对此,李家超首先强调“社会应该有种解放思想的开明态度”、“不应负面标签所有事情”;然后指出香港发展不应受到地域或地界的局限,而无论面对国家还是世界,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都不可能故步自封,否则就会成为无法生存的孤岛。

“中文有个很好的形容词,做生意讲究‘共生’,不是‘你生我死’。我的施政理念如是,很多都是多赢的方案。”李家超重申,香港应该积极主动,思考共生共赢。

道理很简单,但实践有难度,因为香港与中共及特区与中央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道沟通鸿沟。被问及特区政府将会怎样带领香港社会更好明白中央,李家超认为每个人总会对不同事物有不同解读,当中主要受个人兴趣或自己利益、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以及认识事物的方法所影响。他作为特区首长,“会提醒大家这是很重要的事,因为国家发展必然影响香港发展,涉及我们切身利益,所以应该有所认”;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和会保持学习的态度,并会致力创造认识的气氛,例如举办研讨会和交流会,多方推进。

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香港01专访,谈及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贡献民族复兴大业当中,如何面对关于香港特色资本主义变与不变的迷思时,他强调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不可能故步自封。(罗国辉摄)

每天挑战自己
每日三省吾身

《二十大报告》的政治意义,还在于当中回答了执政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循环的问题。已故中共总书记毛泽东曾在1945年的延安“窑洞对”给出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由习近平主政的《中共二十大报告》则形容,中国共产党持续实践“自我革命”,就是第二个答案。

尽管香港没有执政党,但特区政府同样面对“治乱兴衰”周期挑战,那么,如果要做好“港人治港”,中国共产党那两个答案是否值得特区政府和治港者们参考?“监督的话,当然很感谢市民监督,但更加重要的是自我反省,自我改善,就是刚才所说的,自我挑战。”李家超提到,他在上月中旬发表的《施政报告》当中,列举了110项“关键绩效指标)”(KPI),公开接受市民监督,可见政府愿意承担,但对施政者和从政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每天挑战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采访:黄云娜
摄影:罗国辉、梁鹏威
拍摄:吴隽、杨秉融、叶思雅、麦超亿、黄俊杰、王浩云、王朝滔
剪接:叶思雅、赵锦添
后期美术:赖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