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蔡子强:民主运动不离妥协 “30年一事无成”错误认识累事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表示,由于政治环境令人意兴阑珊,将于今年退休,并淡出时事评论。在上篇,他寄语年轻人熟读历史,对前景不要轻言悲观或乐观。然而在访问过程中,他亦不免提出“不中听的意见”,劝谏年轻人在民主运动的挫折中,吸收失败经验。
蔡子强说,过去十多年香港政治生态由激进力量主导,未学懂“进退有道”,甚至错误地指控“民主运动三十年一事无成”,结果愈走愈激,导致今日公民社会面临全面肃清,一夕之间输掉所有。他强调,无意责怪任何人,但希望大家冷静下来后,可以给予老一辈民主派公道的评价,反思过去十多年来民主派走过的路。
蔡子强隐退——专访二之二
背景:民主派2010政改一役后“裂变”
要准确解读民主运动的演变,须先了解一些基本背景:香港民主派政治光谱的“裂变”,始于2010年五区总辞及政改争议。当时民主党不参与“变相公投”、破天荒进入中联办谈判并支持政改,被视为踏出与中央良性互动的重要一步,但同时受到以黄毓民为首的激进派狙击。随后2012反国教事件、2014年雨伞运动及后续的“退联”和旺角骚乱等事件,激进力量全面擡头。
至2019年修例风波,激进力量已全面主导整个民主阵营,民主派政党在群情汹涌下,在议会内外都与政府全面对抗,并与激进派出现一定程度的“合流”现象。
自中央直接出手订立《国安法》及修改香港选举制度,伴随一系列的执法行动,香港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直由民主派主导的公民社会、社会舆论环境全面瓦解:民阵、支联会、教协、职工盟相继走入历史,数个具代表性的民主派媒体亦悉数停运。以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的说法,香港正处于“肃清”时期,这是中央意识到过往对反对派的一套行不通,下定决心采取霹雳手段的结果。
延伸阅读:专访︱蔡子强今年退休:我是幸运的一代 叹年轻人有才但命运坎坷
反思民主发展的“关键两年”:良性沟通为何没有后续?
蔡子强并未正面回应以上背景,但认为民主运动走向激进化,是众多不幸交集而成,不能全怪泛民“被骑劫”,也不能全怪年轻人,其中一点北京亦需要反思。他忆述,2010年政改方案通过后,民主派和北京的良性互动没有后续,当时他曾向中央派来征询意见的人反映,需要有一些恒常的民主改革沟通管道,包括成立一个包括民主派的政制发展讨论平台、设立民间多方政制沟通平台,结果两件事都没有做。
正因为政改一役后,特区和中央政府好像“拎到票通过就完”,没有后续,结果民主党于2011年区议会选举、2012年立法会选举失利。时值两地矛盾升温,由民生层面扩及到政治意识形态,进一步激化民主运动。随后再发生一系列事件,包括戴耀廷提出“占领中环”;北京于2014年发表首份一国两制白皮书,首次表示对港拥有“全面管治权”,同年人大常委会颁下“8.31决定”,再爆发占领事件,北京与民主派的政改谈判已全然决裂。
“你要说服外界沟通和让步有用,就要展示出一些实际成果,否则根本反驳无力,整个板块被‘夹’过去激进派那一方。这一点我有少许同情泛民,他们的处境确实有很大困难。当旧有的路线被攻击得体无完肤,大家自然就会试另外一个派别的方法,结果就是今日这种景象。”
▼2010年五区总辞、政改争议▼
为老泛民平反:30年民主运动赢了很多
蔡子强亦提出一个重要看法:一些年轻人以往动辄指控老一辈民主派“30年民主运动一事无成”,这观点绝对是错误的,必须平反。
他指,年轻人应该抚心自问,眼见香港过去一年多失去的事物,有没有感到唏嘘。如果答案是“是”的话,还凭什么去批评老一辈民主派“一事无成”:“公民社会、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有限度的民主选举,这些你以往take for granted(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我们年轻时代是没有的,30年民主运动其实赢得了很多东西。但短短一年多,我们就输尽了这30年所得到的东西,而这些事物相当珍贵。”
蔡子强指,基于对过往民主运动成果的错误认识,导致一些人“太过心雄”,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不懂得知所进退、因时制宜,将运动推向极端,覆水难收。
民主运动离不开谈判 实力有限就不应动辄“晒冷”
其中,蔡子强提到部分年轻人极度抗拒任何形式的谈判妥协,要求“一种完全无妥协的角力”、“赢就要赢晒”,事事要和对方“摊牌”、“晒冷”,但现实政治根本不是如此运作,“正如我当日(2010政改争议)认同泛民和北京沟通,结果都是被人骂。”
同样的例子见于前年8月,当时民主派由于立法会延任,内部深陷“总辞”争论。当时蔡子强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明反对总辞。当时是《国安法》实施初期、民主派初选过后不久,仍然是“抗争派”气势最盛的时期,蔡子强的评论在政界引起大回响,尤其受到激进派口诛笔伐。
蔡子强坦言,虽然明知提出这些意见一定被激进派批评,但仍然认为有需要表达,“当你实力有限时,就不要动辄向对方‘晒冷’,应该逐点逐点、长期地争取,哪怕每次争取到的东西很微小。当然,当时说出来是没有人会听的。凡事都想一次定胜负,次次都想反台,但明明反台是对你自己不利,因为你底牌什么都没有。当对方看清你实力不过如此,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清台。”
曾被学生反问“为何要认识中国”
蔡子强续指:“这是一个全球范围都适用的反省,一场‘无大台’的抗争运动,最后就会演变成‘后卫政治’,一有危机时就集结起来一涌而上反对,像踢球‘大脚解围’,但下一步呢?没了。没有人集结这些力量,去换取实质成果。但你要推进实际改革,谈判怎可能是‘罪大恶极’的事?什么都要赢尽所有,要对方‘一败涂地’,这样子对方没有下台阶的,要么就全胜,要么就全败,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对于以上种种,蔡子强会归结年轻激进派三个不足: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对中国政治和历史欠缺认识,尤其第三点。他忆述,数年前在政政系课堂上教授关于中国政治的内容,反过来被学生质疑为何要认识中国,一直觉得这个逻辑很奇怪:“明明你自己说,民主运动是在和中国交手,那怎么可能不需要认识中国?香港所有问题都牵涉内地,竟然对内地没有认识,真的有点天方夜谭。”
**********
今日香港政治环境翻天覆地,长年被视为温和派的何俊仁、李卓人等前支联会核心都身陷囹圄,眼见这些当日被同路人批判得最厉害的元老落得如此田地,蔡子强在访问中,不止一次表达伤感之情。
“那你有什么想对当日严厉批判他们的人说呢?”记者冒眛一问。
蔡子强思索良久,摇头道:“不想具体点名批评什么人了,也无谓再说什么客套话。我相信现在大家都未沉淀完,新的时代会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