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盘点各重点消息 医疗教育着墨多 翻新公厕具创意

撰文: 吴倬安
出版:更新: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即将公布2018至19年度《财政预算案》,综合各方有关《预算案》的重点消息,医疗、教育拨款和措施着墨较多,包括增拨约6亿元经常性开支予医管局、每年增拨四亿元经常性开支扩宽《药物名册》等。

有消息指,政府因应香港公厕卫生情况欠佳,加上设施陈旧,《预算案》将会预留逾五亿元,翻新全港逾200个公厕,占本港食环署辖下约800公厕的四分一,即平均每个公厕花费250万元,改善有关情况。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认为,单靠一笔过拨款,难以彻底解决现时公厕出现的问题,认为应从政府设立管理标准及改善外判制度入手。(资料图片/欧嘉乐摄)
近月流感肆虐,医疗系统“爆煲”,令医生、护士怨声载道。据了解,《预算案》将会增拨约6亿元经常性开支予医管局,拨款将用于增加前线医护薪金和津贴,至于实质加幅则交由医管局决定。(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香港01》报道指,《预算案》将每年增拨四亿元经常性开支,扩宽《药物名册》,令更多昂贵药物(包括治疗癌症药物)获资助予病人服用(即成为获安全网资助的自费购买药物类别),估计有更多癌症病人获资助,减轻沉重经济负担,并减轻药物副作用的风险。(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房屋、土地问题困扰香港多时,政府为舒缓中、短期的房屋需要,料在《预算案》宣布设立过渡性房屋专项基金,金额约为20至30亿元。(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去年度的《预算案》,宣布为文凭试考生代缴考试费一年。据了解,今年度的《预算案》将会延续有关措施,根据往年经验,政府只会为学校考生代缴,自修生不能,预计受惠学生约5万人,涉款约1.5亿元。(资料图片)
去年《预算案》公布,通过家庭入息审查的合资格幼稚园、小学、中学及大专生,获发放2,000元学习津贴,约30万人受惠。据了解,今年亦会延续此发放2,000元津贴。另外,虽不少政党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周三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交流意见时,亦曾提出扩阔学习津贴至全港学生,惟因建议涉及多项技术性问题,最终未能落实。(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消息指,政府将于《预算案》推出中学“一校两社工”政策,目时全港共有473间中学,推行政策后料需增聘约378名社工,此职位即为“助理社会工作主任”,薪酬与公务员总薪级表的第16点至第33点相同,即31,685元至70,090元,粗略估算涉及开支约1.4亿元至3.2亿元。(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有报道指,政府将拨最少50亿元,提升现有海滨长廊设施,估计未来10年,延长维港两岸的海滨长廊至少13公里,届时海滨长廊总长度将增至33公里,占可发展路段9成。(资料图片/罗君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