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辩论|从安倍“三支箭”的失败看香港需要怎样的改革
行政长官李家超上周三(10月16日)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与前两份相比,本年度李家超大量提及“改革”。 他在报告开首就引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此提出自己的改革理念,称“改革方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他又强调,改革不能为改而改,亦不会一蹴而就。
的确,改革谈何容易。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提“三只箭”救日本经济,被冠以称为“安倍经济学”,亦被认为是对日本几十年来最大的改革,安倍也被视为影响力最大的日揆。然而,事过境迁,从结果看,“安倍经济学”可以说是一场经济复兴的尝试,但能否称为一场真真正正的“改革”,却是如今值得反思的。
安倍经济学虎头蛇尾
安倍晋三上台之前,日本经济已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停滞,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这一时期,日本经济面临低增长、高债务和通货紧缩的困境。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多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效果有限。安倍晋三提出“安倍经济学”,被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他在2012年底上台后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旨在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来重振日本经济,摆脱长期以来的通缩和低增长困境。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三只箭”。
第一支箭:宽松的货币政策。“安倍经济学”首先要求日本央行配合发钞,实施量化质化宽松政策(QQE),通过增加市场上日圆投放量,降低利率,并设定2%的通胀目标。这一政策旨在创造通胀预期,刺激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支出。
第二支箭:灵活的财政政策。安倍政府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包括增加公共支出、减税和结构性改革等。这些措施旨在短期内提振经济,同时为中长期的财政整固奠定基础。
坦白说,这两只箭是惯常的刺激经济做法,通俗来说就是“放水”。大水漫灌之下,从数据上看,2013年的日本经济提振了,但随后政策效果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创造了通胀预期,但并未有效提振实体经济。大量资金涌入金融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但并未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增长动力。其次,财政刺激计划虽然短期内提振了经济,但加剧了政府债务负担。在日本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GDP 200%的背景下,这样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无疑增加了财政风险。重要的是,如此反反复复操作,日本经济随之陷入停滞甚至衰退。
至于第三支箭,安倍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包括提高女性就业率、促进农业和教育产业发展、制定GDP增长目标以及成立“国家战略特区”等,这些结构性改革措施旨在激发民间活力,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主要内容。改革重点是放宽各种行政管制,但现实是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实际操作中也面临重重阻力,未能有效提高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结构性改革付之阙如
日本经济深陷包括外需依赖型经济结构、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和不断增长的国债负担等长期结构性难题,“三支箭”难以破除日本经济痼疾。
第一,日本外需依赖型的经济结构导致贸易逆差长期趋势明显。2011年以来,日本长年呈现贸易逆差,“贸易立国”模式经历考验。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圆大幅贬值和日本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的模式。这种外需依赖型经济结构若不能改善,贸易逆差就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不利于推动日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第二,日本产业空心化加剧,长期供给能力下降。近年来,随着日本海外投资日益增长,日本企业加快了向海外布局的步伐,国内投资大幅减少,国内产业发展急剧萎缩,加剧了产业空心化程度,削弱了日本国内企业的长期供给能力。同时,日本高税负、高成本的经济环境阻碍了企业的活力,日本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第三,日本少子化、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内需求严重不足。日本总务省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15日,65岁以上老年人占日本总人口的比例已高达29.1%。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率最高的国家。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758631人,创下有统计历史以来的最低水平。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80万,2023年较2022年减少5.1%,已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少子化率(不满15岁的人口比例)是13.2%,为世界最低。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日本少子化、老龄化趋势加剧,必引起社会劳动人口的减少,进而引起国内需求严重不足。
显然,面对上述长期结构性难题,“安倍经济学”完全没有触及根本。“安倍经济学”寻求解决困扰日本久已的通货紧缩压力症状,而不是根本的顽疾——对未来彻底缺乏信心。这也是“安倍经济学”原本想建立日本矽谷和掀起初创企业浪潮的承诺化为泡影的原因。这也是当年除鸿海集团收购夏普公司外,其他外国企业没有冲向日本的原因。日本政府旨在重获经济创新动力的计划缺乏创新,但这才是一个社会需要的真正改革。
社会蹉跎至“失去”
蹉跎是致命的,安倍自己都说“如果没有强劲的经济,我们的未来就没有希望”。2012年上台的安倍和他推出的“安倍经济学”原本目的是不让日本再像以往那样“安稳”下去,而是强迫它作出改变,但被寄以厚望的“改革”并没有给日本带来真正的改革,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变成“失去的三十年”。
对于香港政府来说,日本是一个绝好的镜鉴。“改革”在脑也在手,缺少其一就会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社会也就继续蹉跎,一直“失去”。
看回李家超政府新的施政报告,“改革”出现几十次,说明政府的改革意愿不可谓不强烈,事实上也洋洋洒洒给出了一大张“施政”清单,从中正可见香港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也很多。是因循守旧还是勇于去挑战深层次问题,很考验掌舵人的战略眼光和行事魄力。
“安倍经济学”如今看可以说是失败的,日本继续“沉沦”,就连昔日世界惊叹的“日本制造”也都已经走下神坛。这是需要引以为鉴的。改革不是嘴巴上喊一喊,而是会触及根本,挑战既得利益格局,打破思维惯性,真正“调结构”。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