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通过降低强拍门槛修例 发展局:得益者是地产商非事实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立法会通过《2023年土地(为重新发展而强制售卖)(修订)条例草案》,降低强拍申请门槛,楼龄达50年或以上私人楼宇,门槛由现时的80%业权降低至70%或65%,视乎楼龄组别和地区,并精简强拍制度法律程序和加强支援受影响小业主。不过,早已表明忧虑修例会令小业主被迫出售物业的新思维狄志远,提出的修订遭否决,他在三读不记名表决时,表明会投反对票。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社会有共识要加快重建步伐,相信政府的建议及行政设施,已在不同政策考虑及小业主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若草案获得通过,会尽快就条例生效日期刊宪,期望最快可在今年12月中生效。她又强调,草案的得益者是地产商非事实。

宁汉豪(黄浩谦摄)

宁汉豪说,对于部分日久失修的老旧楼宇,重建是较维修更符合经济效益。修订条例促成私人业权统一和促成收购者进行重建,更重要是推动重建老旧和失修楼宇,为业主提供出路,消除楼宇的安全隐患,改善生活环境。

对于新思维的狄志远提出修正案,建议维持非指定地区强拍门槛,保障部分小业主权益。宁汉豪表示,政府无法接受提议,明白议员希望当局循序渐进,不要一次过影响太多小业主,但观乎老旧楼宇的数目及增加速度,当局没有循序渐进的条件。

政府期望降低强拍门槛,有助加快旧楼重建,改善居民生活。(资料图片)

政府设专责办事处 并委托市建局支援小业主

她又说,偶然会听到被说成得益是发展商,但绝非事实。对于有议员指经济疲弱、楼市下行,希望政府减慢强迫步伐,宁汉豪回应指不能等到经济好时,才推动旧楼重建,消除安全隐患和改善生活环境;不论经济环境如何,当局都希望确保小业主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获公平和合理的补偿。局方会成立专责办事处,委托市建局成立新强拍条例小业主支援中心,并向发展局负责。

多名法案委员会委员先后发言。民建联陈学锋支持条例草案,认为市区更新的步伐远远追不上楼宇急剧老化,楼宇老化问题普遍只有维修及重建两个方案去处理。他形容,“有肉吃”的已由发展商处理好,剩下都是“猪头骨”或“猪头骨带一点肉”。他说,一些地盘细小的旧楼发展参数低,难以吸引发展商,修例降低门槛,可以合并毗邻楼宇,让“猪头骨”里的一点肉可以多一些,吸引发展商参与重建项目。

工联会梁子颖亦支持草案,认为单幢楼字的重建价值非常低,未必符合现时社会发展要求,维修费用高,经济效益也不大,业主亦难以满足不时修订的建筑物条例及消防条例。他同意政府修例强调的重建及复修两轨并行原则,也希望遇到问题时能适度介入。

地产界议员质疑指定地区仅7个太少

地产建造界龙汉标认为,“指定地区”只有7个是太少,指不少有相当多旧楼的地区无包括在内,质疑重建发展资源会集中在“指定地区”,非“指定地区”的旧楼或要更长时间等候重建。他建议当局放宽旧区地积比率,并将油旺区重建采用的地积比率转移,推展至其他旧区,容许跨区地积比率转移。

不过,选委界的江玉欢称她支持政府的政策,但不能支持同时降低非指定地区的强拍门槛。她说,旧楼涉及大厦管理、维修及长者安置等更复杂议题,认为修例牵连甚广,可能低估受影响业主大增的可能。她认为强拍不能解决旧楼破旧的问题,她支持先处理指定地区,但若非指定地区也处理,只会是急于求成。

立法会今日(18日)通过降低强拍门槛修例(黄浩谦摄)
立法会今日(18日)通过降低强拍门槛修例(黄浩谦摄)

根据草案,如私人楼宇坐落指定地区,楼龄介乎50至59年,申请强拍门槛降至70%;楼龄达60年,门槛则降至65%。首批指定地区包括长沙湾、深水埗、马头角、九龙城、旺角、西营盘、油麻地等地。如私人楼宇并非坐落指定地区,楼龄介乎50至59年,申请强拍门槛维持80%;楼龄介乎60至69年,申请强拍门槛降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