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短片】最后一代蒲台岛人 树哥的一天

撰文: 摄影组
出版:更新:

1950年代,约2000人以蒲台岛为家,大部分岛民以捕鱼﹑耕种及养猪唯生。1970末,政府大力发展公共屋邨,大批蒲台岛民其后迁到香港仔居住。他们有些为了谋求工作,有些为了子女求学,需要迁出只有一所小学的蒲台岛。蒲台人视蒲台岛为“乡下”,每到周末会回岛渡过假期,但在这座无水无电无煤气的岛屿,常住人口只剩10人,树哥是其中一位。他的家族,在太公一代已开始住在蒲台岛,现在剩下他以岛为家。拍摄:钟伟德、吕嘉丽剪接:曾梓洋

67岁的罗金树,在蒲台岛上生活了66年。(钟伟德摄)
树哥的生活,离不开水和鱼。(钟伟德摄)
在邻居家躺下来,静静地过一个下午。(钟伟德摄)
蒲台岛大部分室内地方没冷气,靠海风散热。(钟伟德摄)
撒网之前,先要清理网上的石块及杂物。(钟伟德摄)
没有自来水提供,井水是原水(雨水)以外的选择。(钟伟德摄)
树哥每天都为会发电机入柴油。(钟伟德摄)
记者问:“捕到什么鱼最开心?”树哥答:“大鱼。”(钟伟德摄)
树哥:“捕鱼的人不喜欢吃鱼。”不知道他说笑还是认真。(钟伟德摄)
明记是蒲台岛居民的一个聚脚地,有时他们捕鱼后便会跟其他岛民共享,并托明记老板帮手烹调。(钟伟德摄)
不少男岛民喜欢用街喉洗澡,因为浴室太热。(钟伟德摄)
饭后到邻居家“八卦吓”,是蒲台人的日常。(钟伟德摄)
睡觉前,听听粤曲,边听边唱。(钟伟德摄)
大湾面向西南,岛民笑说:“日后你看天气报告说吹西南风,便知道蒲台岛沙滩有柴捡。”(钟伟德摄)
岛上29盏街灯,由树哥及岛民点亮。(钟伟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