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动物解剖】茹素学生向实验青蛙道歉 成保育博士回馈动物
“准备要解剖青蛙时,我不停对牠说对不起。我答应牠,不会让牠白白牺牲。”自6岁开始茹素的马昀祺(Xoni)回想中六时上生物课的情境。
Xoni 遇上良师,令他感受到教育对改变社会的重要;机缘下,他于副学士及大专时修读“生命科学”及“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后来攻读博士,更以推动环境教育为研究方向。
当日对青蛙的承诺,终能兑现?
六岁为动物始茹素
母亲和外婆同是素食者,Xoni自少便耳濡目染,即使年幼时是肉食者,亦常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六岁那年,Xoni妈妈问他会否希望吃素。“我一句便答应,如果我不吃动物也能生存,那有什么不好呢?答应过后,我还是吃下最后一只好味的鸡翼,从此以后就再没有破戒,一直茹素。”Xoni吃蛋奶素至今已24年,求学时期吃素,同学老师亦予以理解。
老师在解剖青蛙前,先用白布盖着牠的头。他又提醒同学青蛙也是生命,要我们对牠尊重。
良师教导 尊重被解剖动物
80后的Xoni是旧制下的学生,中五会考放榜成绩未如理想,由名校转读一所被认为是“差”的中学。Xoni在“差学校”遇上好老师,令他发奋学习。“转校来的同学都不抱期望,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董老师说了一堆开场白,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一有句却令我记住至今,她说:‘入得呢间学校呢一班,我就当大家系仔仔女女’,好warm好感动。”
生物课老师陈sir也是Xoni敬爱的老师,“中一至中五从未试过户外考察,只觉得课堂好闷,但陈sir却带我们走出课室。这所学校的老师都非常用心教导学生。”
理科预科班的学生,学习解剖动物是指定课程,不然不能毕业。解剖旨在了解不同物种的身体结构。课堂上Xoni要解剖青蛙和老鼠。解剖青蛙比起解剖老鼠,同学还有多一个处理步骤 ── 亲手将青蛙放在玻璃瓶中,以哥罗芳将牠焗死。女同学怕得很,怕青蛙也害怕处理生命的过程。
“我内心当然不情愿,但为了学习,却不能不这样做。我没有想太多便下手了,但心中一直对青蛙说对不起,我答应牠不要让牠白白牺牲。”Xoni还记得陈sir当时的指导,“他在解剖前,先用白布盖着青蛙的头。他提醒同学青蛙也是生命,要我们对牠尊重。”
大学即投身保育 龙尾第一场战役
预科成绩未足以升读大学,Xoni选了三个副学学士课程,其中两科是社工,另一科是HKU Space的Life Science。“两间学校的社工学系也没有取录我,最后我入读了Life Science。成为生态人,不是我选科,而是科选我。”
入读副学士课程的第一年,摒弃娱乐埋首书堆,翌年Xoni成功衔接香港大学学士学位,他选读了Ecology and Biodiversity(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作业沉闷,Xoni决定“上庄”,成为学系庄务主席。“我们这支庄叫Life Science Society,所参与的活动都与社会有关,没有那些令人侧目的迎新派对游戏。那年我们帮忙‘守护龙尾大联盟 ’,拍照做图鉴,于校内派发传单、争取同学签名支持停建人工沙滩。同学的反应都十分正面,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保育的前线工作。”
在“Take Action青年生态保育领袖计划”完成后,有个中学生跟我说:“我不再怕蝴蝶了,连毛虫也不怕。”
为环境教育Take Action 发现港小童连蝴蝶都惊
访问当日,Xoni带来三本他喜爱的书籍,其中有一本《香港生态情报》他形容为香港生态学的天书。“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我本科的老师,这书是他们在香港做了数十年研究的心血成果。”
Xoni多次郑重地提到他于香港大学嘉道理研究所攻读博士时的论文指导老师 Dr. Billy Hau。“我们叫指导老师做‘老板’。从前的学生甚少有机会到海外作野外考察,但Billy却向不同机构申请资助,令我们有机会到肯尼亚、坦桑尼亚看动物大迁徙。看到一大班动物排着队搬家,非常震憾,一生一定要去看看。”
学习途上,遇上良师叫Xoni感受到教育的影响力,他的博士研究专题就是“环境教育”,“要保育环境,需要先由教育做起,教育就是最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Xoni肯定地说。前年他创办“Take Action!青年生态保育领袖计划”,由港大学生带领中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实地接触和学习生态课题。“我最记得是计划推行初时,发现有几位中学生惊蝴蝶,好夸张。”
Xoni提到英国有研究指出现今社会,每5个小孩,便有4个与大自然失联;美国有位学者Richard Louv亦研究过,小孩长期与大自然分隔,有机会出现精神不集中、痴肥等社会心理问题。“在Take Action计划完成后,这个中学生跟我说,‘我不再怕蝴蝶了,连毛虫也不怕。’”
诚者无自欺
成为生态学者过程中,进行研究时动物的生命不免在实验中消逝。Xoni任职大学研究助理那年,要协助教授研究泥土状态,方法是挖空泥土一处,放置一碗番枧水作陷阱,再统计掉进水里的昆虫数量。
“《大学》中说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你所做的事是否正确,其实自己心知的。你可以为了进行实验而说得冠冕堂皇或坚持非进行不可,但事实是否这样,欺骗不了自己。问心无愧就足够,这才是关键。”Xoni介绍的三本书中,其中一本是前天文台台长林超英所撰写的《天地变何处悟心》,“我喜欢他从观察自然现象中,扣连人生哲理。”
《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道法自然”领悟得最深刻的,一定要数一生流连于自然的生态人。现时Xoni与数位关注生态的朋友一同成立香港户外生态教育协会(OWLHK),定期举办深度地本生态团,详情可于香港户外生态教育协会(OWLHK)Facebook专页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