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分享经济是华丽骗局吗?
分享经济这个新型经济模式概念,因资讯科技的进化而蓬勃发展。在香港为人熟悉的新兴分享经济企业,就有Uber、Airbnb等。不少人对这些新兴企业的发展感到异常乐观,有些人更认为分享经济促进不同阶层均能分享经济成果,不会将财富积聚于某些财雄势大的企业手中。然而,现实是否这么美好?
《分享经济的华丽骗局》(What’s Yours is Mine: Against the Sharing Economy)甫出版的时候,在知识分子之中引起广泛讨论。这本书是在分享经济概念流行后,最为全面批判分享经济的一本大作。作者Tom Slee本身是一名科技、政治和经济评论家,一直都以批判消费主义闻名,如之前出版过一本名为《No One Makes You Shop at Wal-Mart》的著作,研究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在香港,我们一直都认为Uber是挑战的士霸权、引入竞争取代的士的应用科技程式,不少人视Uber为正义之师。然而,作者却认为Uber这类分享经济企业,以最粗糙的自由市场模式挑起竞争,透过不少法律漏洞,推出一种垄断式召车服务。法律通常规定职业司机需要考试及购买保险等乘客保障,Uber这类企业却只有公司自己提供的训练和保障,容易构成安全和交易保障等不同问题。同时,Uber、Airbnb等企业令参与者有种错觉,认为自己都是老板,但在苛责的评分、评级制度下,他们变成了被企业操控的一群服务提供者,未有当初设想的自主空间。
作者在书中认为分享经济从“我的就是你的”,变成“你的就是我的”的一种社会劣质化现象。这类分享经济企业的发展,他亦认为只会助长具有经济和势力的领头企业相互合作,发动经济上的侵略战,以维持在增长的市场赚钱,巩固他们的凌驾性地位。城市的面貌和制度也会被这些分享经济的行为所扭曲,如Airbnb在不同城市的发展,就令具财势的个体户可以透过出租整层住宅赚钱,扭曲居住生态。Uber的评分制度,更令分享经济中所说的共同分享,变成互不信任、层层监控。
有人会觉得,分享经济的出现是场社会运动或经济革命,但其实我们可能引进了一只巨型经济怪兽而不自知。《分享经济的华丽骗局》这本书,确实是这新经济模式一面倒好评之下,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