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阁:10月份工商舖仅56宗买卖 涉资5.48亿创逾20年环比新低
舖位买卖交投疲弱。据利嘉阁统计数据,2023年10月份全港共录56宗店舖买卖登记﹙数字主要反映2至4星期前的实际市况﹚,较九月份的83宗再跌33%,除连跌2个月外,亦创自2020年三月以来的44个月(即逾3年半)新低;期内店舖买卖登记金额更大减68%,仅录得5.48亿元,为2003年三月以来的逾20年半环比新低,亦为1996年有史以来第4少的月份。
利嘉阁(工商舖)地产-商舖、商业及投资部高级营业董事郑得明表示,按物业价格划分,在7个价格组别当中,共有5个组别的登记量报跌,跌幅介乎13%至100%不等。当中以1亿元或以上组别的登记量跌幅最大,由9月的3宗挫至十月的0宗,跌幅达100%。至于2,000万至5,000万元以内及200万元以下两个组别,亦各自减少57%及48%,至分别录3宗及15宗登记。
值得注意的是,1,000万至2,000万元以内的中价店舖逆市造好,十月份录得16宗登记,除环比升7%外,亦成为买卖登记最旺的银码层;至于5,000万至1亿元以内的高价店舖登记则环比持平录得2宗。
北角/炮台山区、观塘区、大埔区“零成交”
以地区划分,在观察的13个分区当中,共有9个地区的登记量环比下跌,当中除北角/炮台山区、观塘区、大埔区三区均跌至“零成交”外,其余跌幅最大者为尖沙咀/佐敦区跌78%,由9月的9宗大减至十月只有2宗;湾仔/铜锣湾区亦大减67%至仅得1宗登记。至于10月份逆市录得升幅最显著的地区为旺角/油麻地/大角咀区及元朗区,分别环比增加29%及20%,各自录得9宗及6宗登记。
郑得明指出,虽然店舖买卖于10月份沉底,但受《施政报告》锐意振经济、抢企业及吸人才,加上目前旅游业逐步回暖,对提振零售消费市道有一定帮助。11月份截至28日为止,店舖买卖登记已重越逾七十宗,达71宗,料全月有力试上80宗水平,环比料大升近43%,期望年底消费旺季到来,店舖买卖可望持续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