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2025| 地价收入料210亿削4成 专家:贴近现实合理水平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财政预算案2025、财赤、财政预算案、楼市、楼价、减辣、撤辣】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6日)公布2025/26年度《财政预算案》,地价收入预算为210亿元,较2024/25年的相关数字330亿元,减少了120亿元或39%。

陈茂波提到,2024/25年度资产市场受压,政府从土地和印花税的收入均有所减少。当中,地价收入为135亿元,较原来预算大幅减少约195亿元。

2024/25年度地价收入预算330亿 最终仅135亿

而展望2025/26年度,以该年度卖地计划和土地供应目标为依据,地价收入预算为210亿元。不过翻查资料,2024年2月底公布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当时地价收入预算330亿元,意味政府大幅减少地价收入近四成。

展望新财年土地供应,2025/26年度卖地计划推出共8幅住宅用地,如连同铁路物业发展、市区重建局及私人发展和重建项目的潜在土地供应可兴建约13,700伙。

新财年不推商业地 部份商地改划住宅

政府同时公布,未来一年不会推售商业用地,并考虑将部分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及提供更多用途上的弹性。同时推迟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市中心商业用地的原址换地完成期限。

张翘楚认为,以现时人均居住面积161平方呎计算,面积下限至少要320平方呎才算合理。

张翘楚:非政府睇淡后市 不想让社会感觉落空

对于政府调低地价收入预测数字,泓亮咨询及评估董事总经理张翘楚认为政府不是睇淡后市,而是拉近现实情况,不希望让社会感觉预算案与预测数字出现明显落空、差异。

他又指出,新财年不会推商业地,但实际上过往卖地高峰期,大部份地价收入贡献均来自商业地,例中环、西九高铁站、旺角等商业地王。因此在不推商业地的情况下,单靠住宅、物流地皮,卖地市场不会回高光时刻。

发展商部份北都地皮被收回 料补地价个案减少

他认为,政府预测地价收入数字210亿元,是一个合理水平,也是一个贴近现的理想预测,同时也反映政府预计不会再有深度跌幅,料未来市况与目前地价持平。

至于补地价个案方面,他表示,相关个案不会像过往这么多,因北都发展范围内,发展商所持有的部份土地已被政府收回,因此认为最新政府预测数字会让市场更受落。

华坊咨询评估资深董事梁沛泓。

华坊咨询评估资深董事梁沛泓表示,卖地方面,初步看政府手头上有一些贵重官地,包括启德跑道区4B5地皮、赤柱豪宅地,湾仔原商业地改作住宅出售、天水围原巴士厂地等,总收入或仅约80亿元。若来年补地价收入有较大的提升达三成之多,这方面的收入也只是80亿元左右。

然而,根据过往卖地表现,即使市况良好,亦会有技术的问题出现,所有卖地表的地皮全数出售的可能性仍然不高。综上所计,补地价和卖地收入与目标的210亿元仍有距离。

+9
政府指未来一年不会推售商业用地,并考虑将部分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
+1
北部都会区。(发展局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