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买楼后都撞正疫情 业主突破盲点︰大家最惊时 就唔敢买啦!
买楼,无疑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假如买入后,楼价下跌又如何?今期上车故事的主角余先生,于2003年沙士爆发前两年入市,幸无跟随友人因恐惧而离场。事隔16年,他碰巧在今年新冠肺炎大爆发前,买入了第二层楼,斥资1,200万购入新地云汇大三房单位。
两次买楼后都“撞正”疫情,但余先生未感恐惧,反而认为每次调整都是买楼时机,“唔跌又点会买得平?”。虽然今次“早咗”出手,但他始终相信砖头保值,扬言政府肯“撤辣”,会考虑买入第三层楼!
本港楼价疯升,不少港人储首付都感问题,年约46的余生已购入第二层楼,殊不简单。他向记者分享置业心得,归功于2001年“胆粗粗”以逾20倍“杠杆”买入人生第一层楼——斥236万元买入沙田帝堡城一个547呎的二手单位,成功迎来长达17年的楼市升浪。
沙士前两年10万首付上车 一度“输”56万
1997年本港楼市爆煲,直至2003年沙士期间跌至谷底,那时候砖头成“负资产”的代名词。2001年,余生年仅27岁,才毕业两年,却大胆以10万元首付,“三级借”226万元上车——先向银行借入140万元,再申请政府的“首次置业贷款计划”借入60万元,并向银行借入余下约25万元。
年纪轻轻,在下行市况背负逾200万贷款,不怕吗?余先生忆述道︰“当时楼价唔高,市场气氛一般,但未算太差,我同太太两人月入逾4万元,所以储蓄10万元亦非难事,借都借到返嚟啦!”岂料,人算不如天算,两年后沙士爆发,全城楼价终极一跌, 余先生购入的帝堡城单位亦受压,续泻24%至180万元,两年“输”56万元,但余先生直言,当时未曾有卖楼的念头,更考虑过买多个单位。“但尸横遍野,即使楼价跌到好吸引,大家喺最惊嘅时侯就唔敢买!”时至今日,该帝堡城单位楼价已升值至逾700万元。
“故技重施”杠杆入市
当年的决定,余先生换来人生第一桶金,今日楼价比1997年高位还要高得多,但无阻余生二度上车。去年2月底,他斥1,200万元买入云汇一个800多呎新楼,承造五成按揭,涉资约600万元。余下的600万元,一半金额来自旧楼加按,自己仅出300万元现金,今次“杠杆”倍数大减,但负债金额则达900万元。
余先生解释,由于不想动用太多现金,故此加按旧楼,增强自己的财务杠杆;又考虑到,未来将帝堡城单位出租后,租金收入能覆盖加按物业的供款。
“撤辣”或会买多层
经历过2003年沙士,如今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余先生认为入市最重要是自己的负担能力,加上是否有实际需要,切忌心急操作,“我有朋友于沙士后几年便获利卖楼,殊不知白白错过了往后许多年的升幅!”
记者问到有否计划何时买入第三层楼,余先生直言暂时未考虑,但倘然政府“撤辣”,取消非首置印花税,解除所谓“一人一楼”的限制,或会添购第三层物业。他补充,,自己两次入市算不上“买得平”,但始终砖头保值,“香港人的‘传统智慧’就是买楼投资,只要在香港长期生活,物业定必有其价值!”
01验楼 ︰“买楼唔同买棵菜”。若没有人从旁指导,业主们手执住验楼表,或因毫无经验而感到迷茫、无从入手,甚至忽略单位的重要缺陷。
若希望《香港01》为你验楼,可简单写下自己的“上车”故事,并将个人联络方式电邮至:property@hk01.com
我们会尽快与你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