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 楼股何去何从? 对香港经济前景的几点看法

撰文: 蔡志忠
出版:更新:

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重新入主白宫,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一向以来,正选始终比副手强。笔者认为,本次选举出现较大比数落差,也并非特朗普特别优秀,只可以说对手太弱了。市场的焦点在于特朗普上场后的对华政策,其实无论谁当选,对中国的强硬态度都不会改变。

不过观坊间的评论,多数人都觉得特朗普比较疯狂,上台后将对华狂加关税,引发通货膨胀,令减息速度变得缓慢,甚至反过来加息,拖累香港股市和楼市下跌,也影响内地经济复苏。尤其是香港,楼股巿场刚刚有点起色,可是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却日益转差,加上以物业抵押的贷款成本高昂,不少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引致坏帐率不断增加。面对如此困境,加上特朗普的加征关税威胁,难免让人感到忧虑。

2024年11月5日,美国密歇根州,图为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发表讲话,他翌日宣布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Reuters)

香港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面对美西方的经济胁迫,港府似乎没有对策,唯有听天由命。不过,中央政府就不一样,对美国由谁上台,出什么新政策,早已作出充分的应对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议还特地延长到美国大选后,在本月8日才公布新措施,笔者当然希望有更大更有力的刺激经济措施。

执笔之时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笔者期望在这个特别时期,中央政府能够推10万亿元人民币拯救经济,只要有这样的规模,就能够力保国内经济可以有5%的增长,也可以让香港从中受惠。

美国大选:图为2024年11月6日选举夜,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妻子梅拉尼娅(Melania Trump)、小儿子巴伦(Barron Trump)出席佛州集会时一同上台。(Reuters)

总统两选一 宁选特朗普

回说美国总统选举,哪一位入主白宫对香港较为有利,笔者与大家的看法可能有些差异,作为工商界一份子,我宁愿看到特朗普当选总统。本人有以下几点愚见:

一,尽快停止俄乌战争。扬言在上任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特朗普,相信现在已经开始在作调解工作,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再支援乌克兰,泽连斯基自然必须与俄罗斯言和。而朝鲜突然在美国大选投票前夕派兵俄罗斯,也是在帮特朗普拉票。能够结束战争避免生灵涂炭是德政,全世界人民都支持,美国人当然也支持。

二,谈判机会较多。贺锦丽所属的美国民主党对华很不友善,打压中国更加变本加厉,民主党呼吁和团结欧盟、日本、印度和韩国等国家一起围剿中国;而特朗普是美国优先,他想个个国家都征收关税,针对的是全世界。如此一来,自然引来国际社会群起反对,以一己之力对抗所有国家,到处乱加征关税,结果只会两败俱伤,美国国民也会受通胀之苦,最终或许和中国有较多谈判与和解机会。

特朗普。(资料图片)

三,减息步伐不变。美联储刚刚减息四分之一厘,证明特朗普上台并没有改变利率向下调整趋势。美国近36万亿美元国债非常庞大,持续强美元政策只会继续债台高筑,如不减息恐怕无能力偿还,赖帐不还钱更会诚信破产。而新总统经营房地产生意,拥有不少物业资产,长期高利率不但让民众生活艰难,连总统自己的生意也深受牵连。因此,目前市场仍然在减息周期,即使是通胀来临,特朗普也有可能将定在2%通胀率以下才进行减息的要求,提升到3%至4%,这样更容易符合减息条件。

四,重视商界声音。特朗普是生意人,比较灵活变通,所谓“唔掂讲到掂”,在某些议题上应该还有磋商的余地,没必要总是两败俱伤。也许在军事和科技等敏感范畴,中国将受到美国限制没办法经营,但在日常消费品等方面,应该还有继续往来的机会。正如特朗普的强烈支持者、著名富商马斯克,他是中国的好朋友,在中国有庞大的生意,相信他会从中斡旋。而在美国工商界,也有众多像这样与中国有交往的人士,他们也会理性地看待中国,从中调解。

笔者仍然对香港未来有信心,中央财政部宣布合共推出10万亿元人民币救市措施,这样的规模前所未有,这个措施就像当年(2008年)美国的量化宽松措施一样,大印钞票将美国经济从谷底救出,避过了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爆破危机。相信这次中央大发国债救市,这些资金的一部分也将流进香港股楼市场,如今一些严重超卖的股票和严重超跌的资产,都可以趁低吸纳作为长线投资。至于外界一些看淡的言论,压抑著楼股向上的步伐,正好给予投资者慢慢选择的机会。

【财经专栏】蔡志忠|亚洲地产创办人、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荣誉会长

从事地产行业近38年,拥有丰富的工商舖投资经验。集团旗下企业包括财务、饮食、百货商店、超市、迷你仓、共享工作间等等,业务多元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