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乌克兰俄军(二):收复克里米亚的铁骑 为什么深陷乌克兰?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已超过一年,外界对俄军的认知也发生变化。
2022年2月战争爆发之初,包括俄罗斯与西方在内的多数分析,皆认为乌克兰难抗俄军压境,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政权将有高机率妥协。没想到战争开始后,乌军展现极强的抵抗意志,俄军则未打出外界想像的凌厉攻势。战争基本上在2022年5月后,便走入缓慢推进的僵持状态,更在9月发生了大规模“乌进俄退”:乌军大量收复哈尔科夫(Kharkiv)地区居民点和重镇。
时间进入2023年,伴随巴赫穆特(Bakhmut)地区血战不断,俄军的内部裂痕难再遮掩:以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为首的瓦格纳雇佣兵集团(Wagner Group),对上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为代表的正规军。前者频繁指控正规军指挥不彰、欠供弹药、“只剩苏罗维金(Sergey Surovikin)会打仗”;正规军则采隐忍姿态,不论绍伊古或格拉西莫夫,皆未正面回应普里戈任指控。
平心而论,普里戈任的发难或有居功自重的政治用意,但归根结柢,还是因为战事久持、前线胶著,才给了雇佣兵集团首领发言权,并让正规军颜面尽失。回想此前俄军战绩,1994年、1999年两次车臣战争皆让俄军付出惨重代价,2008年的俄格战争虽以胜利收场,却也因为俄军过程的低级失误,付出了无谓损失。该年10月,俄罗斯便启动军事改革,希望提高整体战力,革除长期弊病,而从2014年并吞克里米亚、2015年进军叙利亚来看,改革似有成效,却又因2022年的俄乌战争成为问号。
从2008年至今,俄罗斯军改已走过十年以上岁月,伴随俄乌战火难止,绍伊古又在2022年12月宣布新军改方案,包括增加部队员额、强化军工、因应北约再扩调整军区部署等,显然是针对现实需求再做修正。此时回首2008年军改,便能更清晰看出当年方向与实际收效。
为什么会有2008年军改
首先,早在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便有意推动军事改革,目标包括减少俄军规模、降低应征入伍者员额、建立专业的士官队伍。简言之,便是希望摆脱动员群众、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的苏联模式,但此规划受到俄军强烈抵制。
总参谋部以各种借口拖延改革步伐,宣称“光是将军队和装备从前苏联成员国运回俄罗斯,便已耗尽军队精力”、“首要之务是在俄罗斯境内进行撤回军人的部署和安排,并在战略方向上建立部队群”,接著又以预算情况不佳拒绝改革。此外,俄罗斯国防部也对改革充满疑虑,因为在部分军事学者、将军看来,即便苏联已经解体,保留打大规模战争的能力、维持征兵仍有其必要,因为俄罗斯仍要面对北约等军事集团威胁,不能完全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随后两次车臣战争让俄军更有理由抵制改革,其趁势表示“不可能边打仗边改革”。2000年普京(Vladimir Putin)上台后,其首要之务在于重建联邦政府权威、拯救国家财政,同样无暇推进军事改革,一直要到进入2004年第二任期,才因前述两目标的建树,成为俄罗斯时代英雄、取得广泛民意支持,建立了压过军方的威望。故2008年难言大胜的俄格战争结束后,普京政府便推出军改方案,以军方战场表现不佳、贪腐盛行为由,挟民意强逼俄军接受改革。这次,俄军没有再拖延的本钱。
而为免军中人情压力牵绊改革,普京特别指派税务系统出身的防长谢尔久科夫(Anatoly Serdyukov)主导军改,因为后者与军中将领关系极差,想必不会手下留情。果不其然,在谢尔久科夫大刀阔斧下,中央军事管理局有近三分之一的高级官员遭解职,谢尔久科夫更从联邦税务局召集老同事,在国防部设立新财务控制部门,分散总参谋部的预算管理权。与此同时,谢尔久科夫还启动行政部门减员计划,导致大量将军、上校发生职位变动,且在军改进行前,俄军中的军官占比极高,约占整体员额的30%,同样是谢尔久科夫的调整重点。
而在部队结构转变上,谢尔久科夫也实践了俄罗斯政府一直想推动的军改目标:摆脱动员群众、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的苏联模式。其中,废除与整合军区、“师改旅”都是关键,谢尔久科夫2012年去职后,其继任者绍伊古承继其理念,推动了营战术群(BTG)编组,也就是将一个旅的合同兵骨干集中到营级规模的编队中,下辖防空、砲兵、工程和后勤等支援单位,并通常配有坦克或步兵营,希望最大程度提高战斗力,且不用如苏联时期耗费“师级”预算。
而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2015年介入叙利亚的战果来看,谢尔久科夫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在其大刀阔斧下,俄罗斯拥有多支可在接到命令后数小时立即出战的精锐部队,克里米亚易帜能如此顺利进行,关键便是俄军迅速封锁克里米亚议会大楼,切断了半岛与乌克兰的所有交通通讯,同时包围乌克兰驻军,使其失去作战能力。
回顾1999年车臣战争,彼时的俄罗斯总参谋部为组建并派遣两个营的伞兵部队赶赴达吉斯坦前线,镇压车臣武装分子叛乱,耗费了两周以上时间;2014年2月,俄军只用了一天半时间,便在俄乌边境部署四万大军,实现克里米亚易帜,并在随后爆发的顿巴斯内战中击退乌军。2015年进军叙利亚也是类似的胜利逻辑,俄军的出色表现让俄罗斯站稳了军事大国的角色,普京、格拉西莫夫、绍伊古三人的政治声望更是水涨船高。
为何在乌克兰受挫
然而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军的战场表现令不少分析家跌破眼镜,仿佛与在叙利亚的是不同军队。
平心而论,这一结果也与军改存在联系。如前所述,谢尔久科夫实现了俄罗斯政府的目标:摆脱动员群众、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的苏联模式,并且建立了专业迅速的有效武装部队;但换言之,这些部队只适合应对短期局部冲突,例如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顿巴斯内战、叙利亚反恐战争,而不适合打一场长期的大规模战争。基本上,拒绝大规模动员的概念,便是拒绝在不诉诸核武器的情况下,赢得大规模战争,而这一缺陷无可避免会让俄军在乌克兰陷入苦战,因为普京显然也没有使用核武的意愿。
以BTG为例,其主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机动战力,通常只配有200名步兵,这便意味其很难坚守阵地,而是必须仰赖其他部队或武装提供安全保障。正因如此,外界观察到,俄军自2022年9月起,便停止在乌克兰部署BTG。
而这一现象暴露俄罗斯领导层的另一致命问题:出于情报失误或过度自信,其显然不觉得“特别军事行动”会打成“俄乌战争”,而是认为会上演一场更大规模的“克里米亚易帜”,也就是派兵推入顿巴斯、包围基辅后,泽连斯基便同意俄罗斯的“去纳粹化”、“去军事化”条件,承诺不加入北约、承认顿巴斯独立。但结果显然不是如此。
故可以发现,不仅俄军编制在乌克兰战场发挥得很吃力,指挥部门似乎也是一盘散沙。在“特别军事行动”前七个月,俄罗斯都未替这场战争安排总指挥,导致战场部队领导权分散在在四个军区的指挥官手中,一直到2022年10月,俄方才任命空天军司令苏罗维金担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并在2023年1月改派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取代。这其中或有格拉西莫夫在前期遭受政治责难、故只能低调行事的原因在其中,但也显见俄罗斯起初确实有些轻敌,没有认真看待行动演变成大规模战争的可能。
归根结柢,在乌俄军承担了过重的军事目标,俄罗斯实际所需的军队员额、军备数量,也远远超过其战前预估。故可以发现,伴随俄军深陷乌克兰战场,其出现了“边打边改”的现象,包括从叙利亚调回S-300地对空导弹系统,用以投入乌克兰战场,并在2022年9月宣布动员。
2022年12月,绍伊古更宣布新一波军改,主要包括三大重点:第一,增加部队员额,建议将军事人员数量提升至150万,并维持现有的征兵和合同兵制度,但合同制军人数量应增加到69.5万,等于是现役合同兵员额的两倍。俄罗斯国防部还建议调整征兵与招募规定,例如将义务制征兵年龄由18岁提升至21岁,最高年龄限制由27岁调整为30岁,且人员将有机会从服役一开始就签订合同。
第二,强化军工生产与后勤维修能力,部分最急需产品,须在2023年前完成交付。此外俄罗斯国防部将继续重建自身维修机构,加快军备维修速度,并会在2023年新建3个修理厂。
第三,重建于2010年并入西部军区的莫斯科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同时组建新的集团军。例如,邻近芬兰的卡累利阿(Karelia)将新设陆军军团,乌克兰的赫尔松、扎波罗热地区将建立2个合成师。另在所有战略方向上的军区,俄方将组建5个炮兵师和大威力炮兵旅,现有的一些部队也将扩大规模,如西部军区、中央军区、东部军区和北方舰队的7个摩步旅将扩编成师,海军陆战旅将扩编为5个师。此外空天军也将有新的编队,包括3个航空师指挥部、8个轰炸机团和1个歼击机团,陆军航空兵将新编6个团,空降部队也将新编2个空降突击师,未来每个陆军航空兵混合航空师和旅都将配备空天军力量。
由上述更动可见,俄乌战争正迫使俄罗斯推翻部分2008年的军改成果,重新师法苏联模式,不仅重建已在2010年被废除的军区,也将部分旅改回师,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部队员额。当然这会引发新问题:要从哪里招募新兵?如果以提升待遇来吸引合同兵,眼下遭受制裁的俄罗斯是否有足够预算可用?俄罗斯军工体系又是否能支撑部队的扩编?例如眼下正在组建的陆军航空旅,其至少需要800架直升机,但俄军目前可用的只有400架,且每年还生产不超过100架。
从军事视角来看,俄罗斯2008年的激进军改确有成效,却也为当今的乌克兰苦战埋下远因,故会有眼下靠向苏联模式的新军改,尽管其完成可能需要不少时间。而从国际关系视角来看,这一变化也侧写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起伏:过去俄罗斯之所以放弃大规模动员传统,是因为在苏联解体后的美欧俄蜜月期下,莫斯科不认为自己可能与北约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如今在乌克兰遭遇西方持续放血,美欧俄关系来到低谷,莫斯科才体认到苏联传统的重要。无论如何,战争终会结束,但俄军的改革前路还要继续。
2008年俄罗斯军改的重点是什么?
摆脱大规模动员的苏联模式。
为何俄军在乌克兰战场表现吃力?
2008年军改后的俄军并没有做好打一场长期大规模战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