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制造天然气樽颈 欧俄关系“没救”?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除了打破了欧盟既有对于接收新成员的禁忌、打通乌克兰“入欧”之路外,俄罗斯绕围乌克兰战争的行动也有可能长远破坏欧俄关系,使之难有挽回之机。继卢布买气攻要求之后,俄方上周起主动大幅减少对欧天然气输送的做法,正在摧毁欧俄关系的物质基础——毕竟,在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以贸易带来改变”(Wandel durch Handel)的主导思想中,贸易是欧俄关系的根基,能源交易则是其中主轴。

6月16日,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将输往德国的北溪一号(Nord Stream 1)输气量减至其可输送量的四成。虽然俄方以技术问题为由解释其决定,但德国当时便指这“毫无根据”,而事实上,如果Gazprom愿意补充供应,尚有其他管道可作通行。

意大利能源巨企Eni现已表明俄国的天然气供应减少了一半;法国的天然气管道经运商GRTgaz则指自5月中以来已没有收到俄气供应。由于北溪一号7月11日将进入年度检查,过去Gazprom会改以其他管道输气,此刻会否跟从旧例,将成为德国天然气供应形势的另一个关键观察点。

6月22日,国际能源署(IEA)就警告欧洲国家要即时作出准备,以应付俄国天然气在本年冬季完全截断的可能,采取减低需求、维持老旧核电厂发电等行动。

6月23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就宣布德国进入能源紧急计划的第二阶段,象征着德国已遇见“天然气供应情况的实质恶化”,容许公用事业将天然气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以压低需求。这也使德国离“天然气配给”的第三阶段又走近了一步。此前,属于绿党的哈贝克已宣布重新启动一些煤电厂将无可避免。

6月23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就宣布德国进入能源紧急计划的第二阶段。(AP)

虽然俄国减少天然气输欧对德国并没有即时影响,但这却威胁到其为冬季能源需求急升所作的储气准备。德国政府的目标是在年底之前让德国天然气储存库达至九成存量的水平,此刻此数只在大约六成。根据哈贝克的解读,这正是俄国想要针对的地方;而根据去年数字,Gazprom控制的在欧天然气储存库存量也远较整体存量比例为低,此刻回头再看,难免不会将此视为俄国开打“天然气攻势”的预先准备。

哈贝克23日称“再假装也没有意义,掐住天然气供应量可算是普京对我们的经济攻击”,指“普京的战略是明目张胆地挑动不安、拉高价格、分化我们的社会”。此用词之强硬甚为罕见。

在此等情势之下,以往曾因两次声言不能“羞辱”普京而被指是要乌克兰割地求和的马克龙在16日亲访基辅之时(即Gazprom开始减少供应的同一天),就称会尽力支持乌克兰抵抗,并用上“胜利”一词去形容其对乌克兰的期许。同时,他也“加码”向乌克兰输送机动性高、射程达40公里的CAESAR自动火砲,几乎将法军现有的四分之一同等配备都输往乌克兰。此等表态和行动,似乎象征着马克龙对普京态度的转变。

6月16日,到访基辅的马克龙与泽连斯基拥抱。(AP)

根据跨欧洲智库“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在6月15日公布的欧洲八国民调,虽然各国主张即时停战的民意压过了要求俄国战败的民意,但八国整体上有73%民众认为俄国要求乌克兰战争负上主要责任,而认为乌克兰、欧盟或美国有主要责任的则只有15%。

在俄国主动对欧减少天然气供应的情势之下,欧洲民众可预见只会将能源价格高企,甚至严冬无暖气的责任归咎于俄国的“经济攻击”。即使欧盟主要国家的领袖依然有考虑到战争结束之后重整欧俄关系的必要,但当俄国的“攻击”对象在民众观感上从乌克兰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欧洲的民情将使欧俄关系长久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