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两大阵营“扩招” 这次危机如何改写历史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这个世界围绕是否谴责和制裁俄罗斯,形成了两个阵营,并几乎在同时召开了两场“英雄大会”。

6月23日,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授予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欧盟候选国地位,也为接下来将要召开的G7与北约峰会拉开帷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约峰会,美国在北约之外还邀请了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组建一支“发达国家联盟”。

前一天,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全球五个最强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金砖国家峰会6月22日在北京举行视频峰会。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金砖峰会警告,不要搞“扩大军事联盟”。拒绝谴责制裁俄罗斯的莫迪、博尔索纳罗、拉马福萨,也与普京一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很有趣的一幕形成了:

1975年,面对资本主义危机泛滥,随着美元危机、石油危机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二战的战胜国美、英、法、加吸纳了战败国德、日、意加成立七国集团(G7),并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吸纳冷战宿敌俄罗斯变成了八国集团(G8),成为世界经济的决策力。然而,G8“开除”了俄罗斯,实际上欧美之间的“离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当下,他们有最大共识——制裁俄罗斯、搞禁运、资本抽离,不论是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2018年6月9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摄影师拍摄到默克尔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峙,这幕经典画面被指完美反映当年G7峰会各国元首间的张力。亦可清楚可以美欧之间的“间隙”。(Jesco Denzel/德国联邦政府 via 美联社)

而,这支“发达国家联盟”也是自身难保。且不说美国已经创下40年来最高通胀,倒逼拜登政府必须采取更极端的货币紧缩政策,造成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坦白说,毕竟美国手握美元这件独一无二的“武器”,最难的只是拜登政府如何在中期选举上交代,但短期而言,虽然美国经济面临衰退,但也绝对好过于其他经济体。

而其最佳盟友日本就非常惨。日元兑美元跌破136,创下24年新低,更糟的是市场预判近期就将继续下探140关口。日元从传统避险货币沦为今年年内表现最差的货币还仅仅是一个危险信号。能源价格和产业老旧这两大原因双向夹击日本,使日本的贸易逆差愈来愈大,这对日本这样的出口型国家来说,是“死结”,进入了死循环。日本现实是非常残酷的:不加息,是慢慢“死”,加息,是快点“死”。

而欧洲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姑且不说,深陷能源危机,5月欧元区通胀率同比率计算达8.1%,连续第七个月创历史新高,欧央行不得不考虑加息,这直接引发欧债掀起惊涛骇浪。投资者纷纷抛售南欧边缘国政府债券,尤其是债台高筑的意大利首当其冲。欧债会不会出现2.0版,不得而知,但一旦“黑天鹅”变为“灰犀牛”,欧洲甚至无力拿不出当年的应对方法。

坦率说,这支“发达国家联盟”真是“泥菩萨过河”。

话分两头,再看另一边。2009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俄、巴、印,在叶卡捷琳堡组建金砖合作峰会, 2011年欧债危机后邀请南非加入,从金砖四国变成了金砖五国。在金砖五国的机制下,大中华经济圈,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圈、美洲南部经济圈、南亚次大陆经济圈,非洲南部经济圈,这些原本的资本主义殖民地与原材料市场联合了起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中国与这些金砖国家相互贸易互补性更为显著。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向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而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和能源类产品,发挥资源优势。渐渐地,其实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粮食、畜牧、石油、天然气、稀土、锂矿等原产地同盟。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在体系内,广大新兴经济体不再内卷杀价,也不再向单一的向发达国家源源不断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初级制造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也有一个“发展中国家联盟”的存在。

今年以来,疫情、全球通胀、地缘政治动荡,以及联储局货币政策转向都在不同程度的冲击新兴市场经济体,引发汇率贬值、出口收缩、外债违约、资产价格大跌、经济增长转弱等风险,在利益的驱动下,从阿根廷到沙特,从伊朗到土耳其,这些新兴经济体也都在积极准备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对于这些新兴经济体来说,寻求“庇护”也是不二法门。

有趣的现象是:北约将借助俄乌冲突,重新凝结内部力量,试图组建更为广阔的发达国家联盟;而金砖国家也尽力协调内部,修改规则以容纳更多的金砖伙伴国。金砖会议已经明确“支持通过讨论进行金砖国家扩员进程”。

首先,概念要说清楚,北约、金砖,根本在概念上不是一回事,坦率说也没有可对比性,更不形成所谓“同盟”对抗。只是在当下,凑巧的时间节点,有了有趣的对比现象。而事实上,也是谁搞定了自己的内部,谁就能够在这场竞速赛中先行一步。而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治理理念的“竞争较量”——这是人类历史上历次危机中从未出现过的一幕,也是这一次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最大变数。

其实,不得不说,很可惜的是G20的缺位。

1999年,在德国科隆G8峰会提出成立20国集团。之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美联手,G20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峰会,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最主要的合作机制。坦率说,如果不是危机的倒逼,既得利益集团不会给后来者让出位置,国际经济秩序也不会随之调整。

2022年2月17日,印尼在雅加达举行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各国代表出席会议。(AP)

原本,G20在次贷危机后应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组织。然而,如今,新一轮的全球危机已经近在眼前,可是这一次,原本应该摒弃前嫌团结合作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五眼联盟国家纷纷与俄罗斯势不两立,对今年的G20轮值主席印尼施压,要求将普京排除参会名单,并四处游说寻求剥夺俄罗斯的G20席位。G20国家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联手将其消灭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但,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必将导致大国实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过往无数次已经验证,未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