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你幸福吗】80后青年走了又回来:生于这年代有种责任
台湾经济、政治前景未明,愈来愈多年轻人决心离开自己成长的地方,到外面闯一片天。但这并不包括80青年许纯镒,现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修读硕士的他,从未想过“一去不返”,还打算将自己在泰国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带给台湾下一代:“对于未来,我确实感到悲观与无奈,但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台湾人必须承担的。”(此为《台湾,我想住嘅地方?》系列报道之三)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工资又一直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宝岛上纵有许多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但这里也许不再是他们大展拳脚的地方。2016年,赴海外工作的台湾人直逼73万,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多,当中逾一半人是到大陆发展。这些“出走台湾”的人中,逾七成人拥有大专或以上程度学历,难怪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到了2021年,台湾将会出现全球最严峻的人才缺口。
除了经济,政治前景亦令台湾年轻人感到忧虑,在两岸综合国力此消彼长下,台湾的国际空间愈缩愈小。今年5月,中美洲国家多明尼加共和国和西非的布吉纳法索,先后宣布与台湾结束邦交。在18年间,台湾已失去了14个邦交国,目前全球只有18个国家承认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晓鹏认为,台湾在1971年被迫退出联合国后,曾经面临雪崩式断交与移民潮。1980年代时,台湾就只剩20多个邦交国,不过,当时台湾还是有很不错的经济底子,有本钱去谈“庄敬自强、处变不惊”,可是如今处境已经不一样。
尽管台湾前景看似黯淡,纯镒还是选择回来,一来他受惠于台湾的新南向政策,拿政府的奖学金去念书,要是没有这笔钱,他就不可能出外见识,再者他对台湾也有一份强烈的使命感。
“那些‘无法流动’或‘选择回来’的人呢,我想我是属于后者……出身在这个年代的台湾,我经历了被边缘化、被打压的国际处境,以及太阳花学运,这些都是成长与思考的养分。我想,如果台湾经济保持高速成长至今,自己大概很难站在基层、乡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未来,我确实感到悲观与无奈,但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台湾人必须承担的。”
我经历了被边缘化、被打压的国际处境,以及太阳花学运,这些都是成长与思考的养分。
明年这个时候,纯镒将会学成归来,大概正在找工作。他说,自己在泰国取得的学位也许无法为他争取加薪,但透过这趟学习,累积了许多国际或东南亚地区的经验,将来可分享给学生,算是对台湾的一种回馈。“台湾人对泰国或东南亚的认知,很多时候充满了片面印象和歧视。我认为这是我可以贡献的地方。”
对于未来,我确实感到悲观与无奈,但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台湾人必须承担的。
上文节录自第118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3日)《22K“薪”酸大学毕业生 徬徨中奋进》。
《台湾,我想住嘅地方?》系列: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