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你幸福吗】青年纷纷出走 谁来打救宝岛“闷经济”?
4月游台,来到台北市长安西路一家米粉店,那是每次来台必吃的店。老店没有名字,早几年还是路边摊,如今搬进室内,价钱可没上涨多少。点了米粉汤和贡丸汤,传统台式古早味,“妹妹,45元啊!”老板娘说。还以为听错了,算一算,不用15港元便吃得饱饱,我差点冲口而出:“好便宜喔。”填词人林夕早前有篇文章,戳破台湾“吃好喝好”的幸福假象,那就是劳工长期低薪的代价。台湾政府年年说拼经济,到底政策错在哪里?(此为《台湾,我想住嘅地方?》系列报道之六)
上世纪六十年代,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积极推动工业化,创造出经济奇迹,其经济质量与新加坡、韩国及香港看齐,并列“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日报》曾发表文章指,台湾在冷战时期经济起飞的关键,或多或少与美国经济援助有关。以当时政府的财力,台湾在基建方面相对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扩建电力、交通运输以及通讯系统等,美援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农业和工业发展,更带来了重要技术移转的机会,令台湾能够与西方经济体系接轨,迎合国际化的大趋势。
台湾的科技能力不及韩国,国际竞争力也不如新加坡,但台湾的发展策略得宜,既推动中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又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作调整,吸引大量外国资金和技术,使其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台湾所受的冲击没有其他地区来得强烈,顺利跨过了这一关。
分配不公 导致人才流失
台湾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何明修专门研究政治社会学、劳工权益,他对《香港01》表示,当前的经济问题,有些是全球性造成,不平等情况加剧,薪资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有些是台湾的内部问题,薪资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这个世纪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并没有停滞,只是成果分配愈来愈不平等。台湾年轻人如果要赚多一点,要去海外当台湾企业的台干。”他解释,台湾的基本工资不见调涨,部分原因是劳工运动的发展弱化,反映劳方的政治能量不足。
台湾走过失落的20年,经济增长缓慢,薪酬待遇低,失业率更节节上升,企业出现缺工荒,人才流失,难以推动经济产业的升级转型。在当前情势下,台湾冒出了“闷经济”的说法,前景不明朗。为打破闷经济困境,历届政府推出过不少振兴经济的措施,但何以台湾景气还是闷闷的?
早在2008年,马英九竞选总统时提出“六三三”政见,内容为“平均每年经济成长率6%、失业率降至3%以下、2016年平均国民所得达3万美元”,但八年任期内,却不见具体成效。根据行政院主计总处统计,2014年经济增长率是3.74%,失业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占3.97%,而经济表现不佳令台湾人陷入低薪漩涡,让人不禁质疑,距离马英九当年许下的竞选承诺相距多远。
何明修表示,在第一届任期时,马英九一上任就遇到金融海啸,全球经济低迷,“那时候政府对劳工很不好,同意企业采用无薪假,等于是单方面要劳工去承受经济调整的痛苦,而企业却享有各种的借贷优惠,可以渡过难关。”2009年,马英九曾提出“职场体验计划”,原意是为18至29岁青年增加职场经验,减低企业的人才培训成本,何明修指有关措施设计不良,“被年轻人批评为22K计划,等同压低了年轻人的起薪点。”
马英九主张“两岸共同市场”,撇开政治争议,致力透过扩大两岸交流来实现经济增长,台湾企业开始扩大在大陆的生产。然而,有分析指马英九过分倚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寄望能够为台湾带来经济效益,结果不如预期,也招来“倾中”的质疑。
政策反复外闯成新出路
随着“马下蔡上”,民进党上台之后,确实有一些针对低薪问题的改革,包括2017年基本工资调涨、今年度起市政府约雇人员及临时人员也有调薪。此外,台湾《劳动基准法》一例一休争议燃烧至今,《劳基法》修正案旨在落实周休二日和缩减工时目标,同时保留弹性,让那些想“多劳多得”、一周出勤六天的劳工能获得更多的薪酬。
何明修认为,《劳基法》两次修法可算是失败,第一次在2016年12月通过一例一休,其中有以价制量的做法,提高休息日加班费之计算,以促成周休二日,却引来中小企资方的反弹,“民进党在今年1月通过的二修,即是放弃了一例一休,这原本是一个可以改善‘因为低薪、所以要加班费来贴补家用’之契机,但是民进党放弃了。”
台湾低薪问题始终未解决,青年不愿被生活开销捆绑,外闯也许是出路之一。光是在澳大利亚,每年约3万台湾年轻人赴当地参与工作假期计划,何明修表示,他们都是30岁以下,很多都想赚人生第一桶金,然后回台创业。
今年2月,国台办发布31项“惠台措施”,其中19项是“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争取台湾各领域人才到大陆发展,并提出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对台湾莘莘学子来说,这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
早前有报道指,台湾高中毕业生申请赴内地升学的人数急增,一些名人和高中校长纷纷为毕业生写推荐信,学生为了前途着想,宁舍台大选读北大、清华等大陆名校。“如果台湾的低薪化问题仍没有改善,中国吸纳台湾年轻人的政策可能有作用。”何明修如是说。
脱台浪潮 折射发展困境
大陆对台积极招募人才,可能造成人才流失,威胁台湾经济。英国媒体《BBC》中文网最近在报道中提出新词汇“脱台者”,指那些到大陆工作、生活、经商、求学的台湾人。根据台湾内政部统计,2004至2017年间,一共有567名台湾人因为在内地设籍而依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丧失台湾人身份。报道指出,未来“脱台者”数字将进一步增加。
台湾人选择出走,不只考虑经济因素,这些年台湾在国际舞台被边缘化,国际竞争力递减,好像看不见未来。观乎台湾邦交史,近18年来,先后有14个国家与台湾断交,较近期的包括圣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马、多明尼加及布吉纳法索,目前,台湾的邦交国数目已降至18个。在中国外交攻势下,今年5月多明尼加转投中国的怀抱时,内地《环球时报》在文章抛下一句:“台湾丢多明尼加,离零邦交又近了一步。”看在眼里,断交的连锁反应令人忧虑。(节录)
《台湾,我想住嘅地方?》系列:
上文节录自第118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3日)《台湾,我想住嘅地方?》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