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宝林茶室中毒案|米是无辜的!米酵菌酸改名“邦克列酸”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台北信义区餐厅“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是台湾境内第一次验出米酵菌酸,引发民众对其他米制品会不会也有问题的恐慌。台湾卫生福利部3日召开专家会议,卫福部次长王必胜指出,为避免米制品遭污名化,米酵菌酸将使用英文Bongkrek acid音译,改名“邦克列酸”。

王必胜表示,官方邀集食品、毒理、微生物、临床医疗、食品检验、卫福部食药署、卫福部疾管署、农业部农粮署、农业部农试所、环境部化学署、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等单位,会议中共同决议更改米酵菌酸名称为“邦克列酸”。

2024年4月2日,台北市府公布宝林茶室远百信义A13店环境采检结果,在厨师的手检出米酵菌酸。毒物科医师表示,根据目前调查出的环境“邦克列酸”,初步已可确定毒素来源就在“宝林茶室”内。(台北市卫生局提供)

因米酵菌酸的译名引发台湾民众对米制品的不信任,王必胜说明,会中一致决议更改名称,有学者提议将其改称为“椰酵菌酸”,但“椰酵菌酸”这个翻译不是很到位,也可能引起恐慌;另也决定不要用其它食物,参考细菌、化学品的音译方式,使用英文Bongkrek acid音译,改成“邦克列酸”,后续也会通知教育部修改中音对照辞典。

王必胜表示,既然邦克列酸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过就可能再发生,责令六地方县市备妥标准品,将由食药署传授地方实验室技术,协助建立检验模式与量能。王必胜强调,这是不幸事件,也是宝贵经验,将建检验、拟指引预防。

台北市卫生局长陈彦元会后接受媒体联访表示,建议卫福部应把邦克列酸纳入常规毒物检验,且未来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死亡事件,到场采检时更应直接查扣所有食材,而非只采食余,但因为会影响业者与采检量能,因此仍需要高度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