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自家书榜 演算法寻最抵卖家 亚马逊改动出版商叫苦

撰文: 李蔼明
出版:更新:

以网上书店起家的亚马逊,于出版界而言影响举足轻重,然而近日亚马逊于其书本销售版面上有连番改动,令出版商叫苦。

亚马逊推出自家书榜,找出读者真正有用Kindle阅读的书籍。(网上图片)

纽约时报的畅销榜向来是读者界公认的权威,然而事实上,有不少书籍被读者购入后,却从来不会阅读,只会一直闲置于书架之上成为“装饰品”。近日亚马逊推出自家每周热门书榜,从阅读器Kindle及有声书Audible上获取资料,找出读者真正在阅读的书。

▌ 有助小书增曝光率

纽约时报畅销榜有助为书本促销,出版商哈珀柯林斯(HarperCollins)的资深编辑Liz Stein表示:“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作品是一种荣誉,而业界人士及书商都会重视。我相信顾客下决定时亦会考虑这些书籍的表现及受欢迎程度。”而今次亚马逊的书榜亦有可能有助部分书种增加曝光率,一些纽约时报鲜会考虑的小书亦有机会上榜,令它们的销量有机会超越畅销作家。

封面上一个小小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标志,令书本生辉不少。(维基百科)

出版顾问Rob Eagar认为:“今时今日,顾客多在他们的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脑购物。网购书本时,他们只能见到小小的封面及几句介绍,在用户短暂的浏览中,没多少空间与顾客交流。如果所用语句及图片不够简明,顾客或会看不到这是一本畅销书。”

演算法方便买家 出版商随时无钱落袋

据最新数据估计,网购已占整体书本销量的69%,超越实体书店的销量。亚马逊作为网购书籍的龙头之一,其新功能和演算法足以大大影响出版商的生意。近日亚马逊推出“购物格”功能,令第三方卖家受惠,然而出版商却可能最终“无钱落袋”。

亚马逊推出的购物格功能,自动以演算法格价,并定为消费者默认卖家。(网上截图)

现时当用户进入亚马逊选购书籍,在页面右方会出现一个新功能“购物格”,自动为用户选出最廉宜且有信用的卖家,让用户可“一键购入”。然而这些卖家的书本来源以正常途径购自出版商,令出版商利益受损,而且或需因而改变商业策略。

“购物格”以演算法运作,计算出提供最低价钱、使用升级会员服务、评价良好、存货充足的卖家,而且卖家的货品只能是新货而非二手货。因此只需书籍簇新、售价廉宜,就有可能成为购物格默认卖家。

▌ 出版商分红六成 从中再付作者分成

以往用户在亚马逊购买书籍时,是直接向亚马逊付费,而亚马逊亦会以正式途径向出版商或发行商入货,令出版商确保能获取收入。一般而言,消费者每购入一本书,售价中有四成落入亚马逊手中,出版商会获得另外六成,然后出版商再从中抽取部分支付予作者作为版税。然而在升级会员“购物格”服务下,书本的来源可能来自第三方卖家。消费者每买一本,有15%会归亚马逊,其他则归第三方卖方所有。

85%受访青年有用智能电话阅读,图为电子阅读器。(网上图片)

▌ 第三方卖方书源难料 出版商或无获利

两个方法亚马逊都能获利,然而当消费者向第三方购入书籍却未必从出版商入货,亦无从知晓这些书籍的来源,令出版商有机会“无钱落袋”,而作者就更难以取得进帐。美国媒体Vox引述大型出版商的消息人士指,这些售价廉宜的书籍,或许来自出版商派送的免费宣传本,出版商会向评论员及博客送出这些书籍,然而上面不会有“非卖品”等标示,令有人可把书当新品出售;另外亦有可能第三方从书仓买来轻微瑕疵品,并当新品出售。

另外,由于出版商存仓成本甚高,出版社亦有可能以极低价大批卖出旧书,为求散货,而第三方卖家亦有可能买入这些书籍,转售图利。在这些情况下,作者一般已无法从中抽版税。

▌ 默认卖家 顾客难找其他书源

作为顾客,似乎可方便地买得价廉质优的书籍,然而其实亦会因而受害。在新演算法下,虽然多数有存货的卖家排名会较高,但不少情况下他们的存货依然比出版商少,换言之当第三方卖方售罄书籍时,用户本可向出版商购买,但在新版面下,用户极难找到其他卖家。

让我们玩个“寻宝游戏”,在亚马逊的页面中,如何可以找到所有卖家的选项?(按小图看答案)

一打开售书页面,版面右方即可见到“购物格”功能,但如何找到其他卖家?(网上截图)

▌ 出版商作者唇亡齿寒

另外,当出版商较难从亚马逊赚钱,收入减少,它们亦会较避免出版风险大、不易热卖的书籍。然而在不少获奖作品都不是热销保证,英国曼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获提名的书籍,平均销售量都仅约3000本。除此之外,随着收入减少,作者亦较难以写作为生。

在网购盛行的世代,不少独立或小众出版商都相当依仗亚马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更容易受影响。以美国学术出版社McFarland为例,有近七成零售额来自亚马逊,占整体生意的15%。

多年来,亚马逊一直尝试为用户拉低书本价钱,而这种“价低者得”的卖书方式,或令读者群的文化有所改变。当读者认为“书就应是便宜的”,会令未来出版业愈来愈难做,而作者亦愈来愈较难以写作为生,到头来只会令愈来愈少优质作品面世。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