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数码洪流里 我们何以恋栈实体书?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大家最近一次拿起书本又是何时?
对于科技的演进,我们甚少抗拒。不过我们热切拥抱新科技的同时,却又因循守旧地不肯转投电子书的怀抱,到底这种纸本书情意结是怎么一回事?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资讯数码化势不可挡,不少人都预视纸媒将会没落,实体书亦势必成为夕阳产物。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2014年的一份报告甚至预测,实体书将于2018年全面被电子书取代。不过预测归预测,在现实中,实体书不但没有消失殆尽,其市场地位还愈趋稳固。美国去年首三季度的实体书销售额,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11.6%,占市场份额的68.6%。相反电子书的销量则大跌18.7% ,占市场份额的17.6%。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实体书的主要消费群是18至29岁的读者,足见纸本书在年轻人心目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金融时报》评论员John Gapper分析实体书回归背后的玄机,他认为与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商亚马逊的营销策略有关。亚马逊当初为了推销电子书阅读软件Kindle,以9.99 美元(约 78 港元)的低价出售畅销书,令不少书迷转投电子书的怀抱。这个做法引来不少出版商不满,投诉亚马逊压缩他们的利润空间。后来亚马逊与五大出版商达成协议,将电子书零售价的定价权交还予出版商,亚马逊不能再为电子书“大打折扣”催谷销量。电子书加价,导致部分读者转而购买实体书,更重要的是,电子书阅读器无法重现纸本阅读带来的触觉经验,而这些经验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尤关重要。
实体书提供的多重感官体验令平面的文字多了一份立体感,例如翻书页时的声音,拿起书本会嗅到纸香,拿上手可感受到书的实质重感,逛书店也是另一种享受。但电子书既不能给你翻书声和纸香,而且不管书的页数多少,每本的重量都是一样。
再者,媒介并非单纯传递讯息、知识的载体,本身亦有其特性,会影响讯息的传播。例如,报纸是以文字叙事,电视则是以画面和声音说故事,如果硬要将文字报道,放上电视荧光幕,便会过于冗长,恐怕观众亦会觉得受罪。同样,印刷书是引发人深入思考的媒介,电子产品则鼓励参与和互动。将书本放进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器,即使内容不变,但感觉始终不一样。如果你看的是宗教书籍,差别就更加明显了。
英国的Pete Phillips神父认为,用手捧着厚厚的《圣经》,跟在电子荧幕上读经,感觉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当你看着荧光幕,你会倾向直接吸收资讯,忽略所有感性事物。这是平面的阅读方式,《圣经》不应这样阅读。最终好像看维基百科般,而非神圣的文本。”
自1980年起,不同学科的研究、民调和消费者报告,都比较过人阅读纸本和电子书的速度和理解能力,结果是一面倒的:相比起看实体书,我们在荧光幕阅读时需要更多心神,效率和理解能力亦较逊。想知道纸本阅读与荧幕阅读为何有这些不同,就先要了解脑袋怎么阅读文字。Maryanne Wolf是美国塔弗兹大学阅读及语言研究中心的主管,擅长研究读写障碍的神经机制。她指出人脑会将整个文本视为一幅真实的风景,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建构地图,就像我们走过一座山时,脑海中会建立出一幅地图,知道哪里是山径,哪里有农田,哪里有树林。因此当我们尝试寻找书中某段落时,通常能够回想起那段文字出现在文本何处。
实体书往往比电子书更能提供明显的“地理指标”,读者翻开书本会看到清晰的疆界──左页和右页,每边有四个角落作为判断位置的参考点。你甚至可以用一只手感受自己读了多少页,另一只手感受还剩下多少页。这些特质都让读者更容易画出一幅“文本地图”,有助阅读和理解。虽然电子书也有progress bar显示读者看了多少,但始终远比直接感觉已读和未读页数,模糊得多。
尽管电子阅读器具有搜寻功能,能马上找出特定句子或字词,但已跟整个文本脉络脱离,难以联系起来。试想像如果Google地图容许你浏览指定街道,也可以跳到任何特定位置,但就是无法综观浏览周遭街道、县市和国家,而电子书就是这个状况了。
有关报道同时刊载于3月27日出版的《香港01》周报第53期,敬请读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