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上升致大堡礁白化 历来最严重 料需逾10年复原

撰文: 伍启卫
出版:更新:

澳大利亚大堡礁数个月来一直受海水温度上升威胁,导致大量珊瑚白化,情况为历来最严重,专家估计这些珊瑚需要10至15年才可以复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亦可能会因此不再将大堡礁列在世界遗产目录上。

澳大利亚大堡礁正面对历来最严重的白化问题。(互联网)

科学家近日发现,澳大利亚大堡礁正受水温上升影响,使大量珊瑚白化。研究由澳大利亚一间大学公布,内容指在情况最坏的大堡礁北区,700公里范围内正有67%的浅水珊瑚正在褪色,持续了约8至9个月,情况为历来最严重。专家估计受破坏的珊瑚需要10至15年复原,但又担心珊瑚将来会继续受破坏,减慢复原速度。

晓士(Terry Hughes)教授称:“2016年的情况很差,很多在北区健康的珊瑚都褪色…这些珊瑚在1998年及2002年的两次破坏都能幸免于难,但这次却逃不掉了。”但南部三分之二的珊瑚则没有受影响,晓士解释是因为珊瑚海(Coral Sea)较冷的海水中和了上升的温度。

健康的珊瑚原是色彩缤纷。(互联网)

大堡礁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绵延伸展共有2600公里左右。它在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上,澳大利亚政府需不断申报的保育经费、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珊瑚白化情况。

自从大堡礁被纳入名单后,就不断受到严重破坏,至今已有约22%珊瑚死亡。经过这次破坏后,组织可能会考虑会否继续将大堡礁列在目录内。

珊瑚原为白色,色彩缤纷全由共生藻及珊瑚虫本身色素所造成。当水温增加、水质混浊或光线不足时,共生藻就会死亡或离开,只剩下灰白色的珊瑚虫,亦即“珊瑚白化”现象。珊瑚白化是死亡的先兆,若环境变好,共生藻会重新回到珊瑚上,重新为珊瑚添上色彩。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