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仔面”扎根香港半世纪 “丁面”出21种口味冠绝亚洲
根据世界即食面协会2015年的数据,中国和香港去年总共消耗了404.3亿个即食面,位列全球第一;以两地13.7亿人口计算,每人平均进食29.5包,即平均约12日食一次,可见即食面已作为港人日常普遍的食粮之一。近年,虽然贵价即食面亦有在港推出,惟未有出现如南韩般主导市场的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此一差异?难道香港即食面产业停滞不前,给别国的市场远远抛离在后?
早于上世纪60年代尾,香港已经成为继南韩和台湾后,率先引入并创立自家品牌的地区。香港工业家周文轩将即食面引进香港,起初他并无打算对外出售,只是售卖予南联工业大厦的合作社作员工伙食。但由于反应热烈,于是自行研发出售,因生产商永南食品公司以一个“公仔”作品牌,故被称作“公仔面”。
由“公仔面”一推出市面,经已深入民心,不过香港即食面市场其实一直都竞争激烈,由七、八十年代“公仔面”大战“出前一丁”,其后多个品牌陆续加入本地市场。无论如何,这无损港人将即食面普遍称作“公仔面”,连出前一丁亦无法一时间扭转局面。
不过,“公仔面”在1989年被日清食品公司收购,日清取而代之成为本地即食面“一哥”,加上其后再收购老字号的“福面”,现时日清已经牢牢占据香港即食面市场七成占有率。而日清的自家品牌“出前一丁”,在香港的地位可说是非常独特,除了名牌效应外,其面质本身、口味都有过人之处。难怪连茶餐厅都有规定,面餐如拣选普通即食面或其他粉面是原价,但转配出前一丁面则要加钱。
“快、靓、正” 符合港人核心价值
容易致胖的“邪恶”即食面之所以历久不衰近半世纪,深受注重健康的香港市民大众欢迎,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烹调方法简单省时,完全符合香港人“快、靓、正”这个反映在社会上各个层面,不论是工作方式、饮食取向、以至对人对事的要求等等的核心价值。
在香港社会急促得令人几乎窒息的生活节奏,即食面能够在短短3分钟煮成,既饱肚又美味,完全满足香港人“唔使急,至紧要快”的“医肚”准则。
再者,即食面几乎可以配搭任何配料食材,简单者可加入肠仔、煎蛋、午餐肉;有些要求的可以加鲍汁、芝士或海鲜,便能成为丰富的一餐。有充足烹煮时间的话,大可以考虑“炒公仔面”或“捞公仔面”,一个简单的即食面就有千万种变化,又怎会不是“腌尖腥闷”的港人至爱?
当公仔面遇上茶餐厅 一拍即合
“公仔面”的横空出世,非常配合当时已在香港生根的茶餐厅文化,两者同样讲求速度和效率,故茶餐厅成为一般家庭以外最经常食到即食面的地方。而即食面亦成功击败通粉、米粉等食材,成为茶餐厅最多食客点选的面食。
即食面通常会出现在茶记的常餐、特餐、茶餐内作为主要面食,形式则多是汤面;不仅如此,茶餐厅还研制出各式“炒公仔面”的菜式,令食法更加多元,开创出大众化的滋味新猷;其后中环的兰芳园餐厅,更推出了将出前一丁即食面,以中国传统捞面手法创制出“捞丁”,打破传统放汤煮即食面的食法,不但成为镇店之宝,更吸引日本传媒广泛报道,成为香港特色食品。
一包100克左右的简单即食面,配合快速和效率为先的茶餐厅,两者合而为一,将即食面发扬光大,更突显出香港人的特质。
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冯一冲博士就曾指出:“‘快、靓、正’是本地经济的主要基调;由于香港人重视结果多于过程,便创造出同样属于‘快、靓、正’的食品。灵活的港人将来自不同地方的饮食元素,合起来成为一份套餐,十几廿秒便放到你面前,这就是港式的饮食文化。”
旅行居家必备外 近年成香港特色手信
即食面在香港近半个世纪,已经是除米以外,另一个本地人家储备的主要食粮。不仅如此,有本港网民甚至形容对比鱼蛋、肠粉等街头小食,即食面才是真正地道美食,更形容是居家必备、出国必带的名物,以防出现水土不服,不适应海外膳食的情况;有人坦言自己“一次要食两包才会满足”。
不知从何时开始,即食面成为具有香港特色的手信,虽然即食面由日本首创,但香港即食面商因应香港人腌尖的口味,先后创造出很多不同款式,以出前一丁为例,所售款式数目冠绝亚洲,一共21款,包括麻油、五香牛肉、鸡蓉、神户照烧牛肉、极辛猪骨汤、东京紫菜酱油、冬荫功和辛辣味等,部分更是香港独有。
此外,“香港制作”亦是信心保证,出前一丁就曾作测试,找来一批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试食日版、港版和内地版的自家即食面。港版无论在品质和口感口味都和日版没有明显分别。
口味款式众多加上品质保证,香港的即食面成为“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搜购目标,不少内地民众来香港公干旅游时都不忘选购即食面作自用或手信送礼。而作为现今少数“香港制造”的特色产品,它同时是香港人出外送礼的首选佳品之一。
发展不一定在“贵” 口味多元创新更合港人心意
虽然贵价即食面未有主导趋势,但不意味香港即食面市场发展不滞,只是其发展趋势有别,重点不在贵,而在款式口味创新上。除了即食面,因应香港人健康饮食要求的非油炸面、乌冬、米线、米粉等可以快速烹煮的面食都深受港人欢迎;加上香港人勇于“试新、尝新”的个性,很多创新口味都能在香港找到知音人。
所以说,贵价版即食面虽然未能主导本地市场,但其实早已在家居和茶餐厅层面,发展出众多的“升级版”即食面,由配料食材以至煮法都涵盖得到。纵使本地即食面商近年积极开发贵价版即食面,也有海外即食面商打入香港市场,但相信都不容易改变香港成熟且灵活多变的即食面市场。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