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道路原为人而设 汽车反客为主
百年前的街道,是小童的游乐场。十多岁的男童或在街上派报纸、送电报,或是在街上嬉戏疾走。那个时候,并没有所谓乱过马路的概念。那么,父母是什么时候开始教导孩子“不要乱过马路”呢?
在汽车业还在刚发展阶段的二十世纪初,驾车是种自私的行为,因汽车造成的人命伤亡,更会受到社会挞伐。英国国会议员苏亚雷斯爵士(Sir Ernest Soares)1903年在国会发言时曾炮轰“驾车人士正入侵道路……道路从不是为了驾车人士而设计,设计道路者根本并非由驾车人士的角度去设计。”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反汽车的声音也愈来愈大。《纽约时报》曾以“国民对汽车命案愤怒飚升”为头条。纽约交通法院法官科布(Bruce Cobb)更曾表示“这场屠杀不能继续下去。”
这种反驾驶者的情绪于1920年初爆发,汽车销量在1923至1924年间大幅下挫。美国市民以及政客游说增加对汽车设限,亦有汽车生产商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对待,由哈耶斯(Charles Hayes)牵头的芝加哥汽车俱乐部密谋进行大反击。他们开始游说,指发生交通意外的主要原因是行人而非汽车的问题。他们倡议:“若你被车撞倒,这是你的问题,不是驾车人士的错”。
他们最成功之处,是在当时发明了“jaywalker”(乱过马路者)这个字。这个字得到其他支持汽车的组织及人士大力提倡,更制作纸牌让童军在每个街角举起,提醒行人要小心过马路。
自此,行人在路上行走的权利逐渐让于时速不断加快的汽车。这结果并非意料之外--当汽车变得愈来愈普及,愈来愈多人驾驶或乘搭汽车,他们也逐渐转变为科技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他们对汽车的敌视态度会慢慢软化、继而转向;而他们很多时候在社会上身居要职,影响力很大。
几年后,“jaywalker”已被纳入字典,意指“没有察看交通情况而过马路的行人”。
《对抗交通:美国城市汽车世纪的破晓》的作者诺顿(Peter Norton)指,行人与汽车的战争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到1930年左右,“街道已被汽车垄断”。“马路上已再见不到孩子”。30年后,工程师发展出第一套研究交通流量的程式,在这程式内,行人根本不包括在内。
纽约时代广场 改道路设计成功减意外
为了让路予汽车,行人路愈缩愈窄。当行人觉得无路可行时,自然就会走出行车道,交通意外很多时候就此发生。其中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东区的莱辛顿大道(Lexington Avenue)行人路在一百年间愈缩愈窄,只剩下原来的约三分一左右,人车争路时有发生。
曼克顿的行人因交通意外死亡的数字不断上升。2013年,176名行人就因此丧命,是5年以来最多。有见及此,纽约市市长白思豪在2014年宣布Vision Zero计划,以增加票控、限制车速以及重新设计十字路口的方式,减低交通事故发生。
不过,很多人认为这些都并不足以令意外减少,究其原因,仍然是城市的道路设计出了问题。
纽约市前交通局局长沙迪-汗(Janette Sadik-Khan)锐意改变这个情况。这位前局长在任时以长櫈及油彩重新设置纽约时报广场,并将广场改变为新的行人空间,在这个地方因交通意外受伤的数字即大减40%,改变立竿见影。
在香港经常见到单车与汽车争路险象环生,反对在市区踩单车的人士认为,市区车多并不适合单车行走,不过,这是事实吗?
除了将纽约时报广场大改造,沙迪-汗更在6年间于大都会内建立400条新的单车径以及60个新的行人广场。
沙迪-汗的城市学其实十分简单:道路是为人而非为汽车建设;为人设计出好玩刺激的公共空间,他们就会使用;保护单车径以及行人广场,令它们变得更安全。有好的道路设计,交通意外将随之减少。无人车的出现,也有可能重蹈上世纪汽车初出现时的覆辙,彻底改变既有的生活及驾驶模式。诺顿对无人车如何影响未来道路,可谓忧乐参半。“幸运的话,无人车的出现会令大众更加积极融合分享经济模式,这能大大减少汽车在路面上的流量,交通灯变得无用武之地,碳排放也因此减少,整个世界都变得更美好。”
不过,诺顿也警告,世界不会只向好处发展。若分享模式不适用,那么汽车数量将会再次爆炸式增长,“若你可以在通勤路上专心工作,为何不住距离市区再远一点?这想法对我来说很恐怖”。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